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艺苑

文章导航

植根传统 融古出新

——老乡眼中的崔瑞军

  我从2005年开始,在北京从事中国画创作及教学工作,曾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及中央民族大学的中国画教授或各种培训班的导师。带过的学生数以千记,唯内蒙古老乡不多。2010年9月,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画高研班开学,学生们说崔如琢工作室来了一位内蒙古老乡,因崔如琢工作室与我的工作室在同一层楼上而且是对门,很快就见到了这位老乡崔瑞军。

  崔瑞军是内蒙古河套人,1964年出生。一看即知是一个标准的内蒙古汉子,身材魁梧、仪表堂堂,五官貌相中透出强悍、坚韧、宽厚的性格。在众多到北京进修的画家中,崔瑞军是一位充满强烈个性的独特的画家。

  瑞军的中国画创作,以其扎实功力,崭新的构思,引起了画界关注。纵观瑞军近几年的作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绘画无疑是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形成他创作的独特美感,其根源是多方面的。

  没有探索就无所谓成功,崔瑞军的中国画作品,是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结果,他的绘画植根于传统民族文化,包孕着极强烈的中国艺术精神内涵和特征。了解瑞军的人都清楚,他是从传统一路入手的,经过长期的训练,掌握了正确的造型能力和扎实的传统技法。

  张彦远早在1000多年前就一针见血地指山“不患不了,而患于了”,主张“不了了之”。自然主义地描摹对象是没有出息的,瑞军如饥似渴地从古今中外一些大师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如醉如痴地研究、临摹, 终于有所领悟、有所把握,摸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只有吃透古人,才能在古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他能将传统中精华的部分大而化之,融进自己的作品之中。

  瑞军习惯以画家的眼睛观察周围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使他成为与大众有共同感情语言的画家。所谓“长期积累,偶然得之”,正是指在深入生活,不断提高思想和艺术修养的基础上获得创作灵感的过程。 这里偶然包含着必然,画家欣然落笔的时候,看起来是“天机偶发,生意勃然,落笔成趣,如有神助”,实际是一个从长期积累到偶然得之的飞跃。没有长期深入地观察和体验,就没有选择、加工和升华的基础,优秀作品的出现,离不开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执着的艺术追求。

  瑞军是一位有思想有个性的画家,既有对现代生活的深切渴望,又对传统有深刻的感情,他既注重于情感表现,又不忽视形式和笔墨的意趣。在他身上,理性的东西往往比情绪的东西更多些,但其直觉能力又较强。现代中国画探索需要形式上的突破,也需要精神上的充实,在我看来,能兼顾语言与精神,有挥洒自如的冲动又有敏锐的形式感,且已具备丰厚生活积累的艺术家,最有希望获得成功,崔瑞军已具备这些条件。


美术报 艺苑 00015 植根传统 融古出新 2012-09-01 2693480 2 2012年09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