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副刊

写生日记

  (一)

  清晨,从床上爬起来,就激动地操着家伙去后山画山。

  太阳已越过山顶,群山中所有的朦胧之色悄悄隐藏。清风里飘荡着绿意,弥漫着幽香。绿树,青草,野花,都被山岚水露润透得精神抖擞。山鸟的欢歌,打破了青山清晨的寂静。抬眼望去,近山披绿挂翠,远峰延绵不断。

  开画不久,便觉得身凉手僵,便草草完事,回伙房取暖。

  伙房的中年男子正在捣腾地炉柴禾,见有人来,就赶紧添柴加炭,地炉中顿时劈啪乱响,火星四溅。红红的火苗舔着从黝黑屋梁上悬吊下来的黑壶,壶嘴直直地窜出一股浓浓的蒸气。

  烤火喝茶,同中年男子闲聊起来。说是聊天,这男子基本无语。昨天就是他做向导,带领我们一行5人步行30多里,从凉风垭到三官庙的。他赶着为我们驮运行李口粮的一白一红两匹马走在前面,我们每人手持一根竹棍(协助脚力和打草惊蛇之用)急急地跟随其后,一溜儿走在大熊猫、羚牛、黑熊和野猪出没的地方。

  屋外,明亮的阳光洒满院子。国家工作人员甲倦缩在藤椅里,怀里揣着一本杂志眯着眼睛晒太阳;隔壁的屋子里传来工作人员乙也许是“平安无事”的发报机的“嘟嘟”声。

  吃罢晚饭,众人在院子里欣赏举手可摘的满天星斗,赞美自然之神奇。年轻的工作人员甲不免又在感慨人生,叹息怀才不遇,世道险恶。使人不禁想起那些每年来此科学考察的中外教授们,他们风餐露宿,恨不得把家搬到这里来。尤其是在此失足坠谷的北大研究生曾周,他的墓就在屋外山坡的松柏前……

  (二)

  上世纪80年代,有一期《迎春花》杂志介绍方济众先生的中国画艺术,其中刊有一幅题跋为“白石是我第二家乡”的画。画中,几棵粗大枝繁的老柿树遮掩着农家瓦屋,母鸡三三两两在大树下啄食,农人在场院里劳作;远处是水墨酣畅的连绵大山。此画是先生应上海延安饭店之邀而创作的长卷中国画,算得上先生田园题材的代表作品。

  从这幅画,我知道了“白石”这个地方。

  秋高气爽的收获季节,我来到白石。

  带着崇敬,去走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漫步在圆浑温馨的坡梁;静静凝视绿树掩映的民居,仰望厚重雄壮的大山;农人在田地里收割,黄牛在田埂吃草;野鸡从草丛惊飞,朱鹮在池塘边歇息……

  坡上有一户农家,瓦屋后面有两棵苍老的柿子树,场院里有几只芦花鸡在踱步……正是方老“白石是我第二家乡”中的景象。

  来到农家,好像走进了方老的画中……

  ——我陶醉其中,真切感受方老意蕴氤氲的境界,试图寻找方老的每一笔、每块墨的精妙。

  翻开速写本,怯于在先生“第二家乡”门前造次,不敢描绘“瓦屋”、“柿树”,而将目光投向田地阡陌的坡梁沟坎……

  一老者热情地招呼我,交谈得知,老者姓王,曾经是白石小学教师,现已退休多年。提起方先生,王老师记忆犹新:“当年方老师下放这里劳动,我们很熟的,方老师还画过一幅画送我呢”。他还说,方老在这里画的好多画都送给了帮助过他的人,后来,有人把画糊了墙,有人点了火。说到这,王老师显出无比惋惜的神情。

  我问:“白石山清水秀,除了方老师,还有别的画家来这里写生吗?”王老师说:“没有,没有。不过前几年画贩子常来。”

  老者边翻看我的速写本边说:“很好看哩,跟方老师画的不一样。”

  是啊,作为后生的我,怎么能像方老师呢?不过,我知道我应该向方老学些什么。

  是夜,月光皎洁。今天正好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三)

  我在坡上描绘坡地。

  看着眼前农人的作品,我感觉到宣纸就是那坡地,毛笔就是农人手中的锄头。

  我用墨勾勒坡地的轮廓,皴染坡坎的质感。

  此时,一农人进入我的视野,他正用藤条筐子往地里运送粪肥,不是包装精致的化肥。

  于是,对于坡梁地坎丰富的色彩,我不想使用锡管包装的中国画颜料去敷色。我觉得,锡管颜料跟化肥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太科技,太滑腻。

  我在坡坎底部抠出一块和墒的黄土,用水调和,施于画面上。

  我揪了一把鲜嫩的草叶,擦拭在画面上;我采了几朵紫色的小花,压点在画面上……画面的墨色间呈现出明净的赭石、花青、殷红。

  明亮的阳光照耀着画面。画面上,花青和殷红静静地在坡地块面中熠熠发光,看来它们很满意宣纸这个新奇的居所;而赭石似乎不情愿贴服宣纸上的坡地,它可能不适应宣纸的惨白和光滑吧。


美术报 副刊 00014 写生日记 2012-09-01 2702845 2 2012年09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