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5版:阅读

《篆刻语录》读后

  年初,闻台湾黄尝铭社兄有宏著《篆刻语录》将付梓,印人如我等,翘首以盼之。今日,集130余万字的《篆刻语录》成书已赫然置我案头,欣喜之余,细心拜读,未及读竟,已不禁击节叫好!由此想到11年前,尝铭兄先有160余万字的《篆刻年历》问世。同样是宏篇巨制,资讯全面而详实,却又是各有主旨:一传篆刻人物,一述印论文选,合之则诚为上、下集矣。

  《篆刻年历》是一部以“年表”形态编纂的篆刻资料参考书,所收自1051年至1911年(计861年)间产生的篆刻人物之生平,代表印作,篆刻史事,印学著述等等。从文人篆刻之开端,至篆刻艺术鼎盛时期流派篆刻之发展,及至近现代篆刻大家、名流之涌现,无不一一搜罗,分条叙述,介绍详尽而明细。与旧刊之《印人传》、《广印人传》等相比,《篆刻年历》不论是信息量之宏大,或是资料性之完备,或是研习、参考价值之实用,皆远胜之而无不及。

  《篆刻语录》则是一部侧重于印学研究、汇聚印论文选大观的巨著。其材料主要取自于历代印学专著、论文、历代印谱之序跋文,以及名家篆刻作品之边款文字等。且绝非全文照搬,而是从上述浩如烟海的文字中撷取精要实用者,分门别类,编辑而成。全书分为通论、治印、赏鉴、史制及器用五大篇,每篇之下又分为多个章节,涵盖印制、谱录、技法、题材、风格流派、鉴赏、史话、收藏、印材等多个领域,并配有历代谱籍之版式、书影(图片),凡与印学有关的,应有尽有,堪称为印学文字类典籍之集大成者。

  《诗经》说:“有匪(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两部宏著俱为图文并茂,其取材之广,搜录之全,分类之细,编排之精,且资料详实、条目清晰、脉络分明、查阅十分便捷,是同类典籍无能比肩的,可以想见作者“琢”、“磨”之心血。而对于印家或是篆刻艺术研习者、印学理论研究者来说,不论是作为工具书或是资料库,其参考价值与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的。有此一套典籍在手,几可无需他求了。

  “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这两部巨著的问世,让我们惊叹尝铭兄三十几年如一日之“修功”!从书中透露的信息可以了解到:《篆刻年历》从1986年筹备出版,到2001年的正式付梓,用了15年的时间;《篆刻语录》则是在前者出版的同时就已着手准备,至今年出版,也至少用了11年的时间。而在此前更早的时间里,尝铭兄即以不同于常人的毅力在练“功”了。尝铭兄今年58岁,在他追随台湾著名篆刻家王北岳先生学习篆刻的二十几岁那时,已笃志于印学,并开始着手“真微书屋印学资料库”的建档工作。面对电脑,埋头整理、分条析目是他那时的生活常态。用他自己的话说:“七、八年的青春一头栽入在印学与电脑的领域中,随着《篆刻年历》的问世(网络版),一身也伴着视力衰退、肌腱发炎的苦恼……”更有四处跋涉之劳,耗尽精力、财力,只为搜寻资料,不放过一丁点充实库存的机会。众所周知,印章资料除图片之外,更多的是灏如烟海的文字,光是植入与校对这两项,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枯燥乏味,毫无乐趣可言,何况是一个非专业从事电脑工作之人。好在他从中也找到了“自己”,在考证推敲中有一些新的发现,学到有用的知识,这或许就是他说的“独自会心,也才能有这一丝丝的静乐”。

  前人有言:欲成大事者,须“坐得十年冷板凳”。尝铭兄之坐冷板凳,何尝只有10年,而是3倍有多。人生有几个30年?令人欣喜的是,他的“苦修”,终于换来了丰硕的甘实——两部颇具规模的著作,是他对中国篆刻艺术、对印学界作出的莫大贡献,其必将载入中国印学史,而让后之学者受益无穷!

  行文至此,我心中不禁涌起无限的感慨和由衷的赞叹,对尝铭兄及其宏著,我想再说4个字:钦佩!感谢!

  相关链接:黄尝铭,字子昭,斋名为真微书屋。1954年生于中国台湾台北市。逢甲大学土木系毕业。师事王北岳先生。从事书法篆刻印钮创作已30余年,曾获台湾地区美展篆刻部连续3年第一名,并获永久免审查作家资格、台湾地区美展篆刻部第一名、中山文艺创作奖、中华文化薪传奖、中兴文艺奖章及韩国世界书艺全北双年展大赏。成立有黄尝铭篆刻工作室及真微书屋出版社,专业从事于书法、篆刻及印钮的创作研究及出版,并致力于电脑印学资料库的建置计划。现为中国台湾地区篆刻学会理事长、西泠印社社员。


美术报 阅读 00025 《篆刻语录》读后 2012-09-08 2707287 2 2012年09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