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评论

以点带面地观看

  学生看老师的画,不能只关注他近期作品或者是代表作,也要看他获取营养和能量阶段的还不那么成熟的作品,看他艺术道路上几个重要的节点是怎么走过来的,这对学生来说,更有技术调整上的可能与切近性。

  我认为何水法先生绘画气质转变的第一个节点是上世纪70年代初,当时他师从陆抑非先生,主攻文征明的书法,但受到沙孟海先生的指点,开始转向学伊秉绶。沙老可能考虑到何水法如果要画大幅面意笔作品,偏柔的笔性无法支撑,需要伊秉绶这种较为刚强的线条风格。但是这种调整很不容易,因为何先生的根底是从工笔开始,跟随陆抑非先生主要学习的也是小写意,他在书法上面下的功夫,在行书之前,主要是瘦金书,可以想见这种改变的困难,但是他很快走了出来,1977年,《解放军画报》刊登过一张何先生的《海疆利剑密如麻》,已经可以看出上述书法学习给他的画风带来了极大的改变。现在有人试图把书法线条与绘画线条作一区分,甚至用语甚迫。我想最终还是看效果,西餐、中餐,都可以吃饱吃好,只要不把自己认为最理想的方式方法看成世间唯一就行,何况,绘画不是解决了线条就万事大吉的工程。

  第二个节点是何先生从1974年开始去菏泽写生牡丹,至今也有14次。我们在前些年,也经常听到刘海粟老先生10上黄山的报道,不过什么时候出去很重要,凡事有条件,还是趁早做。坚持对同一景状反复研究,对画家大有益处,明朝有王履长对华山,包括当代西方的几位大师,比如贾科梅蒂、穆兰迪,也都有这个习惯,我觉得系统观摩这一较长时间段的习作,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实现既能学到,又不学“死”。

  联系这次师生展,抱华楼的存在,可以帮助一部分热爱艺术的人士实施长期学习的计划。在现代大学的体制之外,师徒性质的知识传授有其独立价值。一般来说,我们在进入学院之后,大多4年,就与校园和教师告别。尤其目前美术类的招考中,应试速成的训练模式盛行,学生的成绩与教师的绩效与成就感缺乏长效关联,这些不足恰好是师徒授业的优势。

  同时,学生的存在也为老师系统梳理自身的思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映射对象。何水法先生总结自己的学习与创作心得,提出了“笔墨是中国画的生命线”、“水是中国画的灵魂”、“写生是画家与自然的对话”、“画家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4点系统判断,我相信师生之间按照上述观念互相砥砺,一定能收到教学相长的裨益。


美术报 评论 00009 以点带面地观看 2012-09-08 美术报2012-09-0800017 2 2012年09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