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点
□高 照
什么观点,干什么事。观点不同,即便办同样事,想法因不同,结果会不一。
我的印象中,中国美院老教授侯又民,在艺考培训的教育上,最坚挺。他招生,所有的生源中介人,从校长到老师,都拒给回扣。他说,回扣,是对人格的污辱。反之,可能你不信,学员入学,家长倒曾有给他送红包的!
某次,我为他的班,讲学。共餐时,忽见他来电。只听侯教授居然和对方说:“你们在广东学画,环境蛮好,孩子何必长途跋涉来杭州培训。我看没有必要!”在彼此做了较长对话后,我还听道:“如果想考中国美术学院,而要来杭州体验一下,我们的画室就在西湖景区,条件还算可以。”我一旁听了只觉,他倒没有丝毫的大吹大擂,而对方,似乎决心很大,非要来他的画室求学不可。我听时只感,不少画室,生源来了,欢迎还来不及,哪有像他这样的口气说话?难得!当然,抑或是在我面前作秀。不会。因一无这个必要,二豈得不偿失?
侯老师办学,远近闻名,我是知道的。且曾笑曰,其教学管理为“法西斯模式”!比如他规定,什么学生吃菜,不准放味精啦,冬天洗脸,不能用热水啊,等等。说,这是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奇的是,连中央领导的子弟,也有远程来学的!所以,在我的心目中,社会上有那么多画室培训,他这里可算“牛”了!
不料,近来忽接他的电话,十分意外。侯教授在培训办班上,竟向我诉起苦来。说是有人讲,打凡画室里的所谓教授,都是些被淘汰了的人,好不了。等等这些流言,还居然一改了他那昔日生源若市的盛况。此外,也在为某些中介要回扣,犯难。其实,就以本人而言,退休后,应邀,也在协办此类活动,以达生发价值,发挥余热的意想。但我虽不才,也并非就是淘汰之辈啊。何况侯教授,已集十数年的培训经验,是位正宗行家,豈若某些所言?退言之,老教授亦非万能。只就教学经验而论,不说“吃的盐”比别人“吃的饭”多,也不回避,却也有其相应的长处,不该闭眼就说。
备战艺考,培训学画。艺考生和他们的家长,期盼有个理想的画室习画,乃人之常情。但,我的观点,还以为,择画室,不是选哪个最好,而要看哪里对你合适。可是当下,不少学生与家长,并不如此以为。往往是,一看画室规模,二看培训条件,三看培训后,艺考生有多少进名校的入学率。他们常以为,通过这些外在的条件和信息,仿彿就能包打包开地在自己身上同样得到兑现。这是唯心论!
我们说,规模要看,条件要讲,入学率亦不妨一问。但,可不要如此发问:你们画室有多少老师?如果实事求是地回应他,有五六位,那他会说,这么少啊,人家有五六十呢!不行。看看宿舍,空调、寝具齐备,可咋没有洗手间?这不行。再看看窗外,啊呀,环境这么差!那咋行?如是的“调研”,常让我感叹。浮躁社会的泡沫,真的无处不浸。学界的培训,也难免。可要说的,教师不是量多即好,而在师资的优质。精,方贵!再是常言,逆境长才干。事物的两重性告诫我,条件的过于优越,往往害人。古训有“穷则思变”之说。可想,富有的生活,成天泡在蜜糖里,怕吃苦,还有改变自己的动机和决心么?家长尤其该明白,“久住坡,不嫌陡”,孩子要“穷养”。溺爱,得其反!
应该说,艺考入学率,反映了培训的成果,但,乃非绝是。如侯又民教授之言,所谓“色彩四步速成法”他也能教,但,那是害人!培训学画,不教规律和方法,学的,只为一时的取“巧”。纵使能投机入学了,由于原理不通,方法不对,结果叫苦不迭,水平难上。受伤的,正是自己!学画,要的是,什么样的画室,使你在自己的基础上,收效大,进步快。持这样的观点,可行。必须清醒,别人入学了,绝不代表“他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