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环境
看秋拍的“外焦里嫩”
■刘晓丹
2012年秋拍的当代艺术市场,呈现出国内外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在10月底的国内第一波秋拍过后,当代艺术已有崩盘之忧。据“中国经济网”分析,作为秋拍中的当代艺术首拍,“香港苏富比”的亚洲当代艺术专场跌幅巨大。曾经活跃的买家保持沉默,导致包括张晓刚、曾梵志等明星画家在内的前10件作品总成交额仅7444万港元,竟不及2011年春拍张晓刚一件《生生不息之爱》的价钱。另有许多大牌画家作品严重流拍,比如张晓刚的《同志》以估价600万-800万港元流拍,岳敏君的《后花园》以估价800万-1200万港元流拍。刘野、周春芽等的作品即便成交,价格也大幅缩水。
行情惨淡使接下来的当代书画板块观望气氛更浓,内地少有买家出手,国外买家也失去了往年的热情。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统计数据,截至12月2日,在“2012年秋拍油画及当代艺术拍卖TOP10”上最贵的一件,是11月底在“香港佳士得”成交的朱德群的《白色森林之二》,成交价仅合人民币4872万元;内地价格最高的是10月底在“中国嘉德”成交的陈丹青的《国学研究院》,成交价仅为人民币2070万元。
相形之下,美国当代艺术的行情却异常热闹。
为期一周的纽约 “战后及当代艺术”秋拍,以11.48亿美元的总成交额再创新高,苏富比和佳士得在纽约创造了新高。“纽约苏富比”的当代艺术共成交4.6亿美元,其中,11月13日的“战后及当代艺术夜场”成交额达3.75亿美元,使其年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大关,苏富比负责人称之为“该公司268年历史以来,单场拍卖成交额的最高纪录”。“纽约佳士得”当代艺术共成交5.2亿美元,其中,11月14日的“战后及当代艺术夜场”成交额达4.12亿美元,比春拍上涨6.11%,佳士得负责人称当晚取得了历届“战后和当代艺术拍卖”的最高纪录。
国内外当代艺术冷暖各异,自然有市场内部的原因。但在已经金融化的艺术品市场中,行情的变动总会跟金融环境有关。
纽约艺术品市场的持续升温,恰好对应着美国持续宽松的货币环境。佳士得不仅在2012年的两季纽约“战后及当代艺术夜场”总成交额连创新高,而且全球艺术品总成交额也在攀升。2010年的全球艺术品总成交额为50亿美元,较2009年上升53%;2011年为57亿美元,较2010年上升14%;2012年上半年为35亿美元,同比增长11%。正是这几年,美国接连推出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在第一轮量化前,其基础货币供应一直保持在8千亿美元左右;而至2010年3月突破了2万亿美元;2010年10月的再一轮量化,使基础货币供应达2.6万亿美元的历史高点;之后维持高位震荡。其间,多国央行随之被动增加货币投放。
正如花旗私人银行全球艺术顾问总监格尔吉所认为的: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艺术品是最好的财富持有方式。在全球通胀背景下,该想法不仅驱使全球艺术品的价格不断上涨,而且致使在投资渠道有限的中国,大量流动性货币进入艺术品市场。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是,美国的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推动了人民币的升值,尤其以后两轮期间明显,2012年11月13日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创6.2891新高。2005年至今,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已升值30%以上。由于国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又致使大量国外热钱涌入中国艺术品市场。正是内外热钱的共同推动,使近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升温,艺术品拍卖总额2010年为589亿元、同比增长177%,首次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2011年达935亿元、同比增长66%,再创新高。
从大局看,当代艺术只是中国艺术市场的一个版块,它在近期的惨淡不能代表中国市场的全部,甚至近期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走势不佳,也应该视作在超速增长后的理性调整。从长期看,因为全球货币增发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大势仍在延续,未来的国内艺术品市场仍会伺机上扬,纽约当代艺术市场的行情也在提示着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