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公共雕塑美丑之争”引发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大众审美意识的提高,全国各大小城市掀起了一股兴建公共雕塑的热潮,但由于缺乏相关部门的引导和监管,一些丑陋的庸俗雕塑趁机疯狂滋生并蔓延,不仅遭到市民的痛骂,也引来网友的吐糟。从去年8月份开始,搜狐网举办了全国“十大丑陋雕塑”的评选活动,经过3个多月的网络搜索、专家筛选和网友评选,近日公布了评选结果,并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一时间,公共雕塑的美丑之争,引发了一场关于城市文化和视觉审美的大讨论,参与者既有普通网友,也有美术专家;既有大众媒体,也有专业报刊。这是一场美与丑、优雅与世俗的碰撞,也是一场专业艺术与大众审美、旧思想与新思维的碰撞。这场碰撞给艺术家与大众带来了一次审美对话的好机遇,不仅有利于提高公众的审美水准,也将开启艺术家对艺术公共性问题的思考。
在由物质满足向精神需求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大众对艺术的认知尚处在起步阶段,往往只能以朴素的美丑观对艺术作品作出模糊的评判。这种评判有时也可能是一种误判。那么,到底怎样的雕塑是丑陋的呢?丑陋艺术多指艺术形象庸俗或艺术行为恶劣,也指艺术家内心丑恶。如被评为“十大丑陋雕塑”、坐落于广西桂林的“扶老”雕像,两位裸女双手扶起一位裸老汉,人物体态臃肿,形象若“把尿”状,作品思想浅薄、雕塑技艺低下、造型语言庸俗。再如同样被评为“十大丑陋雕塑”、坐落于重庆永州的“美女入浴”雕像,一位肌肤美白的窈窕淑女被“强行”安置在龌龊不堪的臭水沟里裸浴,人物形象酷似著名影星章子怡,写真的造型、肉麻的质感和艳俗的色彩,暴露出创作者内心的肮脏与丑恶。这些无疑都是丑陋雕塑。然而,艺术之美,往往美在艺术家与众不同的审美视角和表达方式,其形象甚至也有些“出格”。而这些非常态的艺术形象,常常得不到大众的理解,有时也会被误认为是一种丑陋。如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院研究员田世信创作的“老子吐舌像”,虽然没有被评为“十大丑陋雕塑”,却同样遭到许多网友吐糟,被戏称为“吊死鬼”。且不论其艺术水准的高与低,单看表现老子的视角就有其独到之处。作者一改大众心中严肃的神化形象,而以吐舌的“不雅”动作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刚柔之道”的典故,还原了圣人耿直憨厚的人性真实。
因此,公众在痛骂丑陋艺术的同时,还应该不断提高艺术的鉴别力,注意区分外形丑陋与内心丑陋的差别,对一些非常态的新艺术形象,应多一分耐心和包容,而不是盲目地一味否定。就像看“老子吐舌像”,应该透过外表本真的吐舌神态,去欣赏老子的内在气质和形象气度,而不是因其外形的“不雅”而简单地认为就是丑陋雕塑。
反过来,艺术家创作公共雕塑是否应该顾及公众的接受度和反馈意见呢?艺术作品从艺术工作室走向社会,是艺术家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重要环节。艺术家创作的个性化作品一旦进入公共空间,就意味着已经与公众发生了联系,不再单单是艺术家个人的事情了。如果艺术家仍然以专家的姿态高高在上,埋头于个性化探索,忽视公众的存在,忽视作为社会主体的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审美需求,习惯于单向输出式的创作行为,那么苦涩古板的艺术语言和空洞乏味的表现内容,必然使公众敬而远之。艺术成了一种无人理睬的自言自语,丧失了公共性,丧失了公共性的艺术最终必将被时代所遗弃。观众的想法尽管不够“专业”,但朴素的想法中是否也可能隐藏着“专业”视角所不及的思考呢?艺术家应当由此反思一下自己的创作行为。当然,艺术家并不是要一味地迎合,而是在了解公众所思所虑、思考层面和审美走向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和创作,在独立思维和个性表达的同时,多看看自我以外的真实世界,多听听非专业的真心感慨,先多一些输入,而后输出。如此创作的艺术作品必然更加言之有物和有的放矢,更加鲜活生动,最终必将为公众所理解和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