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谢增杰
水墨山水作品
■砚青
2011年9月,在一个金桂飘香的季节里,青年画家谢增杰和众多学子一样,通过勤奋和努力,步入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受业于许俊教授门下,攻读中国山水画方向的硕士学位,开始了一段新的绘画研习生涯。
增杰外朴内慧,虚心勤学,对艺术的专心一致给我极深的印象。对传统绘画的学养和悉心揣摩使他的作品自然地带出一种书卷气,富有古意而又道法自然,其林泉丘壑,野渡村居,读来颇令人颐养性情,澡雪精神。他的画不重物象而重性情,不重形色而重笔墨,且喜用宿墨,笔墨浑厚而意境淡泊,在对笔墨的体用上,注重以笔为骨,以墨为章,追求放笔直取的酣畅与豪放同时又注意用笔的灵活多变,疏密相映,景物璀然,繁复而又不致琐碎小气,气象苍莽而峻朗。增杰虽然是南方人,他却偏对北方雄强刚健的山水情有独钟,追求大气浑成的器局和艺术体格。虽生于岭南长于岭南的他却能够保持独立的艺术自主性,跳出岭南一隅,而远溯八大、黄宾虹、赖少其,去探寻自我的艺术方向,其独立思考的精神颇为可嘉。并且在其艺术探索历程中,善于尝试运用不同的风格和手法从事创作,表现出一种锐气和进取精神,这皆是十分可贵的品质。
水墨山水画是一门具有民族文化特性的艺术,2000多年来的传承与积淀,其图式语言的程式性以及美学思想观念的体系化建构都极其深厚而完备。可以说,传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资源之库。一方面我们需要重视传统,尤其重视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而又不为传统技巧所束缚,强调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另一方面,也要重视研究自然和写生,但又绝不拘泥于客观物象的描绘,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做富有个性的提炼和创造。注意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在遵循法则基础上发挥个性,才能够激发传统绘画语言的生发意义与价值。
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不乏成功的案例证明,这是一条非常切实可行的道路,同时又是一个迫待解决的课题。
一年的紧张学习很快过去了,谢增杰的绘画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不同的学习阶段会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与要求,研究生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是对表现技法,笔墨语言的锤炼,个性风格的探索,以及时代精神的把握等等,还需要作更多的绘画以外的功夫,需要对中国画之文化内涵有更深入的思考,和对中国画之人文特质有深刻领会,认识到文化理论资源乃是人文之公器,亦是艺术之根底。立足民族文化本体的基础,建构水墨写意山水之新的面貌和气象,树立起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带着这分责任和承担,逐步走向艺术的佳境。这不仅是作为一个成熟画家的责任,更是作为一个艺术家义不容辞的天职。作为当代画学新生力量中的一分子,我们期待增杰在他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和探索中,继续画出更好的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