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52版:画家

读陈玛瑛版画艺术有感 ■李焕民

  四川版画艺术历经半个世纪风雨洗礼形成了厚重的积淀和以黑白为表现形式的艺术特色,是新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尤为活跃,成就斐然。版画队伍也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良性梯级结构,陈玛瑛就是其中表现突出的青年版画家之一。

  陈玛瑛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版画家,也是一位具有坚韧毅力和勤奋精神的版画家。在其从艺的30余年中,共创作了130余幅版画和大量的藏书票。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步探索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更为可贵的是其笃守艺术信仰,坚持刀耕不辍的艺术探索与追求的精神。

  偶结版画情缘

  陈玛瑛是陕西渭南蒲城人,1978年入伍到成都军区三所服役。其时正逢成都军区美术创作班在该所举办,他得以在工作之余接近和学习,同时认识了许多老师和与他一样热爱美术的战友。之后的多次创作班得以参加,使其儿时的美术梦想有了实现的机缘和展示的平台。

  版画《又重了》是其早期较有代表性的黑白木刻,几个炊事班战士用称菜的杆秤在吊量体重的情节显示出了那个年代浓郁的部队基层生活气息。这种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代表了部队文艺创作坚持现实主义表现形式的基本特点。值此以后,他的版画创作热情非常高,每月都有几幅小版画产生,如当时《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解放军报》的“长城”和地方一些报刊上经常发表他的作品,玛瑛的名气也随之大了起来。

  军旅生活铭刻战士的足迹

  1987年,由成都军区后勤部系统陈玛瑛、武海成、李传康、熊家海、雷燕、郑贤红、闫循元7位青年版画家组成的《战士的足迹》版画群体成立,并在当时四川美协所在地四川省展览馆展出,160余幅带有浓郁军旅生活气息的版画作品呈现给了社会大众。时任四川美协主席的李少言先生还为展览撰写了前言,整个展览整体参加了由四川美协主办的四川版画节。《解放军画报》、《版画世界》、《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用较大篇幅对这一部队版画群体做了专题报道,收到了广泛的社会赞誉。以版画为载体的《战士的足迹》不仅铭刻在了军营,也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个群体中成长起来的版画家后来因退役而各奔东西,但版画情结始终是一段剪不断的恋情。其中,陈玛瑛、武海成、李传康、郑贤红等都在全国美展和版展上获过大奖,或连续获奖。经过部队这个大熔炉锻炼过的人意志更加坚强,锻炼过的刻刀更加犀利。具有这种素质后,再经过高等院校的回炉和充电,搞起创作来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种矢志不逾地坚持版画创作的精神更加难能可贵。

  胡杨情愫之生命力的歌者

  版画创作因其工序繁杂而对创作者要求必须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由于陈玛瑛参与拍摄影视作品的缘故,使其有机会走遍了甘肃、内蒙、新疆等我国西部有胡杨林的地方。置身胡杨林中,不论春夏秋冬,胡杨那种适应和战胜严酷环境的顽强生命力让人肃然起敬。自然界的动植物为我们艺术创作者很好地诠释了生命的意义。胡杨有生死3000年之传说:即生千年不死,死千年不倒,倒千年不朽。那种战风沙、斗严寒的顽强生命力强烈地震撼了作者心灵。玛瑛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数10幅以胡杨为题材的木刻版画,有表现静谧肃穆的,也有反映风沙呼啸动感场面的。不论以哪种形式表现,其核心是对胡杨生命力的礼赞。作者借物寓意,拟人化地表达出了其钟情此物的意图,以致于在后来的人物创作中也还有类似的影子。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陈玛瑛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具有个人风格的版画语言。娴熟的三角刀与圆口刀的穿插并用,使其常用的灰调子灵动活泼,刀法淋漓又不逾规矩,题材重复但意向更新,很有看头。

  陈玛瑛是一位多栖艺术家,在舞美、在影视艺术方面也取得过很高成就,作为美术设计曾获得过中国电视飞天奖和全军文艺奖等多项大奖。姊妹艺术的融会贯通对其美术创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在文化强国的当下,希望陈玛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版画作品,为这个时代增光添彩。

  2012.8.16 于成都浣花溪畔


美术报 画家 00052 读陈玛瑛版画艺术有感 ■李焕民 2013-01-12 美术报2013-01-1200018 2 2013年01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