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92版:画家

文章导航

恢宏大气 诗情画意

■邵大箴(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刚是一位有远大抱负和有卓越建树的艺术家,他执着于山水画创作,并立志于开拓宏大气魄的创新风格,经过几十年锲而不舍的探索,最终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传统山水画风格流派纷呈,面貌多姿多彩,其中尤以文人画传统的山水画成就遗存最丰,影响最大。文人山水画派的艺术大师大多出自中原地区,其创作资源也多取自这一地域的真山真水,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炼,产生了相应的艺术实践并形成系统的创作理论,其要旨是以墨线为主和贯穿其中的“游观”的“三远”表现方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写意体系,是中国和世界艺术史上具有独一无二价值的理论成果。20世纪以来,随着西学东渐之风传来西画的造型观念和写生方法,以“自然科学观”为基础的写实造型在我国大行其道,文人画的写意传统受到贬低和压抑而一度处于边缘地位,引起不少文化界有识之士的忧虑。经过数十年的反复争论,大家终于有了大致的共识,那就是文人画传统必须继承和发扬光大,走“以古开今”的道路;“五四”以来吸收西画写生造型较为写实的“中西融合体”的表现方法,同样应有生存的空间和发展前途。一句话,包括山水画在内的中国画创作在观念上应该走多元化的道路,在风格面貌上应该坚持多样化的格局。与此相关的问题是,我国各地域的画家应该忠于对周围自然景色的感受,从自我感受出发选择自己喜爱的表现语言,笔墨、章法以至意境都应如此,不能用单一的文人画的语言规范要求所有艺术家。

  东北地区,黑土白水、辽阔的原地、高大茂密的树丛……如何用笔墨语言把这里雄伟的景色表现在山水画中,当然是东北地区画家们探索的课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的关东画派,便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地域画派。这一画派的艺术家们从观察和研究自然出发,从传统中吸收养料,探寻用具有雄健气魄的绘画语言,构建宏大气势的画面。显然,这是与传统文人画不尽相同的笔墨语言。因此,我们观察和分析他们的作品,首先应该摘掉文入画笔墨至上或唯笔墨论的有色眼镜,结合关东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给予应有的评价。

  李刚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成长起来的画家,1983年至1985年他就读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师从关东画派领军人物王盛烈、孙恩同等人。作为当代关东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艺术观念主要是全面继承祖国山水画的传统,虔诚地师从自然,虚心地取各派之长,尊重和采用包括文人画在内的笔法墨法,适当引进西画的写实造型和光影法,继续在宏大气势和正大气象上下功夫,发扬关东画派的优秀传统,赋予关东画派以改革开放的时代特色和新的活力。

  重视在大自然中寻找创作素材和获取灵感,重视写生,这是李刚绘画创作的一大特点。他说:“我总是在现实生活的山水世界中,寻找和发现一种天然的美感。那种关在小屋子里笔墨游戏中的所谓‘妙手偶得’、装腔作势的‘胸中逸气’,终究比不上大自然所赐予的那种生动、鲜活的美感,那样地动人心魄感人至深。”李刚不仅写他熟悉的关东山水,而且足迹遍及祖国名山大川、边陲地区,4次壮游新疆,以充沛的热情写祖国山河之壮丽,写自己胸中面临雄奇山水的豪迈之情。画画,如一切艺术创作一样,贵在有真情、有激情,以情动人,用“激情满怀”来形容李刚的作品毫不过分。

  李刚的山水画在写实中注意运用写意的笔墨技巧,山石、树木、河流、房舍、桥梁、船舶、飞禽、人物等,形象真实、生动,发挥了他坚实的造型功力,但他又善于用笔墨来描写这些形象,在虚实关系中使两者有机交融,努力追求作品的写意精神。

  李刚的作品不仅尺幅大,摄取了广阔的空间,而且有开阔的气势和精密的细节,有缜密的构思。他十分注意从大处着眼构思作品的布局和追求整体感,同时又善于通过对大自然的细心观察,选取生动的细节加以充实,使作品既宜于远瞻,又宜于近观。

  李刚的山水画遵从传统绘画创作的诗性原则。他重视发现和发掘客观自然中含有的诗意因素,特别是虚与实、黑与白、动与静、方与圆、粗与细等对立因素组合造成的韵律与节奏,更注意自己面对客观自然内心涌动的诗情,努力将两者有机结合,通过雄健的笔力与富有变化的墨色组成饱含诗意的画面。

  李刚的创作路子很宽。他不仅在山水画领域有卓越建树,而且也是出色的人物画家。他是创造宏构巨制“大品”的高手,又擅长创作抒情的“小品”。他以黑白灰语言为主要手段的作品,色彩纯净而有丰厚感;敷彩的画面,墨与色彩协调和谐,相互辉映。

  李刚有旺盛的创造精力,且富于思考。他正在继续努力攀登艺术高峰。在山水画的意境创造上会作出更深入的探索,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向社会奉献更多的好作品!   2012年4月于北京


美术报 画家 00092 恢宏大气 诗情画意 2013-01-19 2875538 2 2013年01月1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