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书法周刊

氤氲知久远 遗泽豁心眸

卫俊秀书法遗作展在西安展出

  由中国民协、陕西省文化厅、省文联、省书协等主办的“卫俊秀先生遗作展” ,于1月17日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展,本次共展出卫俊秀先生生前创作的作品百余幅。

  我在现场,有两个没想到:没想到卫俊秀书法遗作展来了那么多未经组织闻讯而来的粉丝、屌丝;没想到卫俊秀书法座谈会听众那么多,不少是自始至终都站着的。

  近距离接触卫俊秀的书法,还是明显觉得有一股与印刷品上读到的作品不一样的气息,而这类气息正是中国老一代书法名家笔底普遍存在的,是当今书坛反复指出却一直无法企及的正能量气息。“书风犹卫道,意气本怀柔。氤氲知久远,遗泽豁心眸。”现场的感吟可作为我一个书法媒体人对卫俊秀一生傲骨做人、傲气写字的敬仰。“再好的气息,莫过于天然的风气;再美的味道,莫过于自然的原味;再好的态度,莫过于坚持原生态。”欣赏卫俊秀的充满人情味的书法,即使不懂草书的人也能从“苍劲浑厚,骏利飞动”的笔触中体验“人写字”的真诚坦荡,不加掩饰,可谓非典型创作,俨然是真情铸就、真力入纸、真气激越。应该肯定,卫俊秀是学傅山最成功的一位不可多得的书法妙手,他的成功处是学傅山进到了脱去皮相自由挥洒的境地,再就是比较“成功地解决了大草领域碑帖兼融的难题”。有人举吴丈蜀评语:“林散之、卫俊秀相较,卫或更胜一筹。”此语若真,则吴丈蜀大概不很清楚林散之在风格类型方面的标本意义,相形之下,卫俊秀即使“功”在林散之之上,恐怕也要相形见绌,何况林散之的诗词绘画成就不是卫俊秀能超越的。20世纪多数书法大家必备的一个有趣条件是:通诗文以外,往往兼擅绘画。

  之所以要“报道”卫俊秀的“短板”是因为卫俊秀书法座谈会一开头有一种声音过高评价卫俊秀的书法地位、书法价值。毫无疑义,卫俊秀书法高妙精湛,比时下的“书法大家”不知高明多少,但放到书法历史长河,放到与他年龄相仿的一代书家队列,他能否做到“最高”连他自己都不会随便答复。他生前倒是头脑清醒:“先讲讲‘大师’头衔问题。这顶桂冠,我是不愿意戴的,它与我格格不入。为什么?大约是受了庄子所说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影响吧……有人提出‘大师’的标准,列出若干条款,我看不行,你是不是立法院,定出某种法律若干条,经有关上层机构一批准,公布登报,即可生效?因此,还是不提为好。”

  我参加过不止一、二次纪念地方书法名家的研讨会、座谈会,很不好的现象是吹捧的东西太多,如果都按鼓吹者的逻辑,中国近现代书法史又将重写、改写了;如果书法家稍有自己的一点点面貌就把他推到大家大师的位置,则秦汉魏晋时期的绝大多数书刻碑版摩崖者统统属于超级巨匠了,可能吗?站在民间的立场,上世纪民间书法家写得要超越浙江的应钧、徐生翁几乎没有。

  “内圣外王”,熟悉庄子、鲁迅研究的卫俊秀虽因坎坷生活未做到“外王”,难以了却英雄情结,却尽量做到了“内圣”:“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于人生跋涉的苦难、坚忍、执著中大写了人生真善美的意义,于是,他的书法及学问、品格同样变得高尚与珍贵起来,赢得人们的礼赞。

  纪念卫俊秀,客观务实的评价才是对他最好的尊重与褒扬。


美术报 书法周刊 00020 氤氲知久远 遗泽豁心眸 2013-01-26 2887486 2 2013年01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