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阅读

陈丹青和木心

  我是在电视上看到他的。

  背景似乎是一处老宅的花园。他和美女主持沈星,在长廊或行或坐,喁语。他眉目间,举手投足里,让沈星像小女孩般,坐在圆桌边,捧住下巴,眼神尽是崇拜迷醉。当时我就在想,这是怎样一个人物,竟使对面女子有如此神情?

  在网络搜索他的博客。篇数不多,尽是精粹,笑谑怒骂皆成文,心仪,点关注,才发现最新一篇博客也是2007年。有些失望,难过。

  冬日瑟瑟。黄昏,微博上,杨光祖老师在读《木心文学回忆录》。从网上订购。书很快送到,淡雅封面。轻轻翻开,看到他的名字,没错,是他的课堂笔记。捧起书,只翻一页,再舍不得放下。带孩子去公园,她在玩,我在看书。陪孩子睡午觉,她在睡,我在看书。深夜,孩子进入梦乡,我在捧着砖头厚的书读。也许是前生魔力,让我从书中看到这个人。戴着礼帽,手执雨伞,微笑着,看着你。翻完书,许下心愿,到乌镇木心纪念馆,就那么坐上片刻,尽管他已不在人世,这种隔绝时空的对话,也是好的。

  隔段时间,网络上,铺天盖地都是他的访谈,关于木心。我想知道,是什么力量,让他为他,尽力去做,即使附上自己名誉。

  木心。在这个世界,说他特立独行,也不是。生活中的情节、细节,他皆能入骨三分。但又感觉,他不是和我们一个空间。你无论走多近,他在那里。你背转身走了,他还在那里。这是一本文学讲述史,也是一份个人成长史。从书中,可以读到他所有情思。尽管他说,在书中找不到他的人生观。但这重要么?让我知道,他是一个人,这就足够。

  再次打开他的博客,文章一篇篇细读。老白痴、老混子、混子,这些称谓,让我想起贾母,称自己为不中用的老废物,她明知自己在两府中地位,才如此笑谑。可是他,这些称谓,亲切。这一次,才发现,他和木心如此类同。

  电视上,我看到青春俊美的少男少女,都不由想到木心,想起他的19岁。画片上,那双精目炯炯。他同我们一样,也有着最好的青春,可是却被时代耽误。在美国,他一个人生活。他爱美,甚至爱每天来窗口的小松鼠。说,如果动物品相不好,他是不愿喂食的。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怪老头。在书中,你领略他各种各样的脾性,情结,尽管只是一字半言。但书中干净得像一滴滴水,字是透明的,你能看到讲述人的赤子之心。坦荡而美、持美而美。好在,他遇到他。他懂他。他们是一类人。

  惭愧。越是对一个人了解太少,越想了解他。再搜索百度,才发现他的画,尽管此前已知他是中央美院四大才子之一。他的画,让我迷惑。静看,似乎面对一个世界。我不想走出,人物的魂灵,和作者走进观者心灵。看他的履历。16岁初中毕业,下乡插秧下田挑粮;20岁,蹲在村办骨灰厂画了近千个骨灰盒;22岁,插队六载后,争取一个城市装卸工名额,最后一分钟被否决,眼看幸运者挤在车上开回城里去了,他独自淋着大雨赶路,发高烧大病一场。

  此时,我多想坐在木心纪念馆,去看看那个可爱的老头子,尽管他已不再人世。

  而陈丹青呢,他是一个人,一个说真话的人。尽管,他还有许多真话未说。


美术报 阅读 00022 陈丹青和木心 2013-03-02 2919167 2 2013年03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