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122版:画家

施明德丹青回首80年画展学术研讨会纪要

时间:2013年5月29日
地点:浙江美术馆多功能厅
主持人:郑竹三先生

  叶庆文(中国美院教授):施明德先生比我大10岁。看到他的画我有以下的感觉:

  第一,很勤奋。他画了那么多画,而且画的画不光在构图上,空间上、用笔用墨都有很大的改变,不断进步。他如果不勤奋不可能有那么多画,也不可能画得那么好。

  第二,坚持自己。现在搞艺术是瞎编的,搞抽象的。他是坚持民族传统的东西,他非常实事求是。有的人说要同外国的艺术接轨,说接轨就是外国的抽象东西,现在外国的抽象东西很多,但是我有看法。我跑了一些国家,人家那些已经不要了,我们捡来当新的东西,这个我是反对的。施明德老先生是坚持自己的风格。

  第三,他是创新。他的画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有创新,构图上也好,用笔用墨也好,构思上也好,都有创新。这个是很重要的,搞艺术要创新。

  第四,他既有创新,也有奉献精神。施明德老先生做到了,这个很重要,特别是画国画的。

  卓鹤君(中国美院教授):施老生长于金华人文大地上,我感觉到施老今天的效果是必然的,地好、人文好,人更天真烂漫。对施老我不是很熟悉,早些时候看了他的一本画集,我写了一篇短文。为什么讲施老是第二个黄宾虹?倒不是认为施老作品的风貌跟黄宾虹有类似的地方,我主要是感觉到施老的治学理念跟黄宾虹有共通之处。现在学黄宾虹表面图像的人很多,但是他们不知道黄宾虹是怎么打好自己基础的,黄宾虹70多岁还在临王原祁,笔也很细,黄宾虹是追求一种很自然的规律,所以学黄宾虹关键还是一种治学理念,必须要打好基本功。现在我深有体会,为什么以前的老先生经常讲这些话,确实体会到基本功非常之重要,到了一定的时候会迸发出来,千万不能着急。

  第二,施老是以智者养寿,今天展出的作品呈现了他的养生之道,以文养生、以寿书写的人生,为后辈所敬重。让我们沉下心来,将一切私欲之心抛去、操作作秀抛去、权益之心抛去。现在有很多人,包括我的学生要我活动一下,但是我觉得作秀确实是做不来的,今天从施老的人生,我确实也感觉到画画的人还是要沉下心来。也不等于说我反对他们操作,我想传媒是很重要的,没有传媒就没有名气,没有名气就什么都没有,确实现在很流行,我想这是个人所为,有些人操作下会更好。像我这种人还是家里坐坐,学学施老。我认为施老是一个境界,到了这个时候境界太重要了,杭州第一次双年展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是《童之心》,确实要有童心,特别是到了一定年纪的时候要有一种天真的、烂漫的,一种随心所欲的心态。但是也要有一种激动,这是非常可贵的,作为艺术的投入,我觉得也要有一种激动,否则的话也很难出好的效果。今天施老为我们展示了那么多的积累,我们就以一种特别的视觉来欣赏他的作品,他会带给我们走向艺术天地的自由王国。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体味。

  今天第一次看到施老的原作,我看了也很激动,我和小朱讲,施老的笔墨功夫是一流的,我自己有体会,特别是笔墨的重叠上是很难做的,我感觉到他画得很厚,这个厚度是他本人内心的厚度,不是随便怎么可以画出来的,在用笔上面枯焦墨都用得挺好,特别是在淡墨上面很透明,很湿润。讲实话,我很喜欢施老的有深厚传统功夫的作品,但是更喜欢施老的逸笔草草很率性的作品。今天我看了画以后,再听到了各位谈到的,我感觉到他的画确如其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确实要有一点童心,要有一点烂漫的心态,把自己所想的东西表露出来,不要怕难为情,想大泼墨就大泼墨,想画精细就精细,把心态画出来,这是最重要的。

  卢炘(中国美院教授、潘天寿纪念馆原馆长):我对施老先生不是很了解。100岁的老画家。朱屺瞻先生103岁的时候,我去参加过,而且和老先生握了一下手,很软,像棉花一样的手,我今天很想跟老先生握手,到底感觉怎么样,朱老先生是在上海长大的,所以跟金华这样的画家到底有什么区别,我很想去握手,但是人太多了,我不敢挤上去。第二次是刘海粟先生99岁,刘海粟艺术馆落成开馆,我是代表潘天寿纪念馆去参加的。这次是第三次,前面两位大画家在全国都有知名度的,但是施老先生我是这次才听说。看了《美术报》上的作品,我感觉到他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得很好,这个画一看就知道有积淀的,不光是笔触,画里面有中国的诗情画意,有中国文化的感觉。

  今天看了画,山水画我等一下说。我感觉花鸟不多,但是花鸟有一个特点,“自自在在”,这句是潘天寿评黄宾虹的话,潘天寿评黄宾虹的花鸟,说他是自自在在,就是一点也不做作的。老先生的花鸟就有这个味道,而且里面有情趣。我跟我爱人是一张一张看过去议论过去的,感觉到花也好,或者几只鸟,或者一二只、几只鸭子,那几只鸭子在那里游,非常有情趣,这就是一个老人看到自然界生命的感觉,他把感觉提炼出来了,很真诚。作为中国画本来就不需要画历史大场面的,文人画不承担这个责任,就按照审美、情趣、怡情养性为主的这么一种画种。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施先生的画是非常正宗的,符合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标准。

  我也看了他的山水,他的山水有受黄宾虹的影响,但是后期的画,用泼墨很多的那些,尤其是淡墨的,有和黄宾虹不一样的地方。黄宾虹先生走的是比较繁的路,潘天寿曾经讲过,黄宾虹先生走繁,所以他才要走简。施明德学习了以后可能没有很主观一定要开派,要自己弄出一个门派,所以他是很自然地在求新,所以他21世纪的作品看不出是90多岁的老先生的作品,画里丝毫未显衰老之气,因为他不断地在变,而且不断地在尝试,说明他的思想还是蛮年轻的。我今天听他的发言,讲话中气很足,他肯定能活到100多岁。

  说到长寿,祖代都是老秀才下来的家庭,我在想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经济方面,如果拿解放以后阶级划成分的话也是要吃苦头的。在这样大动荡下,到后来文艺为政治服务一个个的运动,从老先生的画里也可以看到他的心态是想跟上时代脚步的,但是在跟上时代脚步的过程中间又没有丢掉原来的审美,所以他的画格调不低,一点也不俗的;有一篇文章说大俗而大雅,我看还不是大俗,一点也不俗的,也画得很简,有几张作品是草率一点,我认为他是在尝试,那么这种都是年轻人做的,因为一般来讲老先生是守着老的这点笔墨,作为一个90多岁,近百岁的老人,这些作品都蛮新的,这就是老年人的第二青春期,说明他在向年轻靠拢。 (下转第123版)


美术报 画家 00122 施明德丹青回首80年画展学术研讨会纪要 2013-06-22 3071302 2 2013年06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