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111版:画家

清水出芙蓉

——谈周雅玲的绘画

  在成都这座安逸的城市里,生活着很多优秀的女画家。正像这所城市一样,她们大多怀有安逸美丽的心态,创造着同样安逸美丽的绘画。著名花鸟画家周雅玲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她的绘画让我感觉到了一个城市的安详与典雅,品味到了一个城市的格调和精神。

  成都,真美啊。

  30多年来,周雅玲师法传统,师法造化,艰辛地营造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成为学术界所注目的研究对象。在我固执的感觉里,成都是一所温润的城市,对于长期生活于斯的周雅玲来说,她的绘画首先吸收的是这所城市的“水分”。她的绘画从总体风格上看笔墨氤氲,玲珑淡雅。这种笔墨个性决定了她绘画的格调。在她的绘画中你永远看不出什么“刺激”、“冲击力”、“惊讶”之类的因素,她的绘画是那么平静,是那么单纯,是那么简约,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很自然地走进她的艺术世界,在润无细声的背景下品味出她作品中流露出的清香气息,你甚至会在这种气息中沉醉。她绘画的品质和她为人处世的个性是完全一致的,她平静如水,清淡如菊,娴雅坦然,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在她的画面上都能读得到。因此,她的绘画才有了清水出芙蓉般的清醇。她的绘画在浅唱低吟中诉说着女子世界的婉约美和矫健美。

  一个女人的纯洁常常让人感动,

  一幅绘画的典雅往往让人回味。

  女人的世界本来是一片圣洁的梦境,我们在这种梦境中憧憬着未来,回忆着过去,感受着温馨,沐浴着爱情。当这个梦破裂的时候,我们会同样感受到无助的恐慌和痛苦。在艺术的世界里,是谁还能给我们这样的梦境啊?周雅玲的绘画为我们这样的精神满足。她的绘画多是闺阁情调,描绘着女性书房的一角,青花瓷瓶里插着荷花和水仙,书画卷轴,几杯绿茶,一尊古缶……渲染出一种特有的书卷气息。同时,她用最细腻的情感也为我们描绘出了一种文人的精神向往。

  在她一系列作品如《剪得秋光入画卷》、《花韵》、《风轻花暖蜜蜂喧》、《人淡如菊》中,她融化了山水、花鸟甚至人物的因素,体现了她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她的绘画充满了阳光般的温暖,她采用人格化的艺术手法,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主人清高与淡雅。周雅玲是一位多梦的艺术家,她的绘画中有着梦幻般的深邃与浪漫,画面不拘泥于自然物象固有的色彩和形态,心随我动,因势利导,水到渠成,堪称气韵生动。她笔下的荷花、菊花、牡丹都生长在温润的笔墨背景下,柔媚、纯粹、富贵,这仅仅是表象而已,仔细审视她的画面,我们不难看出她的一片苦心,那就是她透过这种美丽的物象诠释了坚毅、抗争和不屈的内在本质。她是一个文弱的艺术家,她只能通过她的绘画来诉说她内心世界的梦幻与美丽。她笔下的花朵并不是呈现着一时的娇艳,而是经历了一番人生的风雨。她的绘画记录了她的心路历程,她孤独中的坚守,回忆中的失落与憧憬中的艰辛。读她的绘画,就是在听她讲述一段风花雪月的往事。

  对于静物的描绘多见于西方油画,西方油画中的静物是自然属性的。周雅玲对于静物的描绘是具有人文属性的。清供题材在传统绘画形式中多是文人画家们发牢骚、抒发自我小情调的吟咏,而在她这里,她把清供题材变换为积极向上的,歌颂和谐,赞扬繁荣的,具有大乘意义的精神象征。

  在周雅玲的画室里喝茶聊天别有趣味,房间里的陈设正如她笔下的一幅绘画。她精心的布置正如安排画面一样,浓淡干湿,长短粗细各种因素都活跃在她的画室里。对于生活,她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对于艺术她自信而不苛求什么,她的生活如一潭秋水,平和的心态在她生活中随处可见。

  对于静物,丰子恺先生说:人散后,一弯明月天如水。诗一样的境界美为绘画提供了坚实的美学支援。周雅玲的绘画自觉不自觉地把平静的视觉审美与优雅的语言审美结合在一起,真正地使绘画变成了诗歌境界里的想象和联想,把绘画的审美格调升华为精神境界的一种文化品质。绘画和诗歌是两种审美角度完全不同的艺术,这两种审美方式完全不同的艺术总是在审美情趣上交织在一起的。她绘画的意义就在于她通过自己的艺术方式实现了与诗歌的通感。因此,她的绘画总是折射出一种扯不断理还乱的审美纠结,给人欲说还休的隐约美。


美术报 画家 00111 清水出芙蓉 2013-06-22 3067919 2 2013年06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