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评论

土工织物

■David Kurt(大维·柯特)

  菲利普·比斯利(Philip Beesley)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Waterloo University)建筑系教授。他先后在安大略省皇后大学(Queen's University)学习艺术,在汉博理工学院(Humber College)学习技术,并在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学习建筑。他也在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担任考官。他的跨学科设计公司PBAI在多伦多把公共建筑、展览设计、舞台和灯光设计联系在一起。这个工作室的工作范围包括工业设计,数位化原型(Digital Prototyping, DP) ,还有机械电子工程。他编写过8本书,也出现在Artificial Life (MIT), LEONARDO and AD 杂志封面。他还在CBC news(加拿大全国电视台新闻), Casa Vogue, WIRED和TED 做了公开讲座。2010年,他代表加拿大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他获得Prix de Rome 建筑奖, VIDA 11.0, FEIDAD, 两个Governor General’s Awards,Katerva,core CFI, SSHRC, NSERC,以及 Canada Council for the Arts 的奖金。

  菲利普·比斯利, 出生于1956年。通过瓦伦·西丽格(Warren Seelig)的介绍,菲利普认识大型纺织品和 “土工织物”(Geo-textile)。最初,他与西丽格合作实验,研究纺织和建筑的结合。由此,他发现纤维如何能成为一种建筑或者一种环境艺术。在他早期的作品中,菲利普运用网状结构,每次都尽最大的可能性扩展最少的材料至最大体量的形体。网状结构自身的优势与地面有着很好的匹配性。比方说,传统的建筑模式是建立在地面上的,首先需要稳定泥土,但是网状结构的分布类似于树根网络状的蔓延,与地面更加容易结合。一般来说,网状结构的总体面积比较大,可以成为一种很好的过滤层。这样的过滤层不但能够吸收地面上的物质,同样也支持地表植物的生长。网状结构非常灵活,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

  菲利普早期的作品并没有结合高科技技术,运用的是普遍化的材料。由于部分作品的大体量因素或者包括了他所不熟悉的材料,从他认识瓦伦先生开始,他始终跟很多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合作。他强调多学科的合作以及跨媒体的协同配合。这样的合作过程同时也成为体现作品意义的一部分内容。

  他不想以对抗或控制的形式应对土地,而是希望模仿植物和土地的相互配合关系。《大干草垛的面纱Haystack Veil》用了30000根嫩枝编织成一张面纱,覆盖地面,像是给地面添加一层皮肤。这件作品是由菲利普先生、瓦伦先生、还有多伦多大学纺织系的学生一起合作完成的。从1998年开始的作品就有着很明显的呈现,作品本身不但是一个跟土地有关系的织物,而且是一种可以融合土地、人和建筑在一起的思想。这些元素的相互合作过程带给菲利普非常大的震撼,这种合作性同样也像是人们与作品的交流,带来作品、环境与人的沟通。1998年的《大干草垛的面纱》,2000年的《饥渴的泥土Hungry Soil》,2001年的《扩展的田Expandagon Field》,2001年的Kenneth Snelson《拉伸编织Tensegrity Weave》,还有2002年的《鳃列Gill Array》是他早期和其他专家合作的例子,分别用了木头、金属线、塑料、拉伸件和陶瓷材料。

  2002年,菲利普和MIT媒体实验所一起合作,把感应技术和纺织结构结合到一起。于此开始,很多作品开始运用传感器,微处理器和激光切割塑料。他2008年的作品《Endothelium》中,增加了化学液体材料与玻璃器皿,并且第一次利用化学液体作为有机电池。到了2010年,菲利普代表加拿大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时候,他和化学专家们发展了一种化学液体用来吸收空气中的物质,从而这种液体本身会慢慢转变,形成石块并积累。这一功能不但能够保护环境,转变而来的石块材料同样可以形成一种作品自身的保护性。

  从威尼斯到现在,菲利普继续发展他的作品形式与技术。在他最近的作品中,能看到很多“过滤层”的结构。这些结构越趁空间,就在人和环境的关系中间越成功。


美术报 评论 00011 土工织物 2013-06-22 3071947 2 2013年06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