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67版:画家

虹鸣“穿越西湖”完全美学主义绘画

  虹鸣,原名洪太平。1973年生于安徽庐江。完全美学主义绘画艺术创始人,并在长期的艺术研究和创作实践中探索出异质同维素原理。

  完全美学主义主要是指对表现对象经过多角度、多侧面、多维度、跨时空、求同存异性的(异质同维素)跨领域美学提纯和多元幻觉互动的过程式意象实现。就绘画视觉艺术来讲,完全美学主义绘画则是艺术家对其所关注的人、事、情、理等的精神实质,经过多角度、多视点、多侧面、多维度、跨时空、跨学派的个性里的共性元素(异质同维素)进行视觉美学兼容和表意性意象提纯,并就各视觉艺术元素之间的理性幻觉互动过程作二维度平面视觉美学呈现。它的绘画风格就是完全美学主义思想的图式语言表达体系。(摘自《虹鸣完全美学绘画艺术论》)

  回声嘹亮

  诗画西湖,世间仙境,一川秀丽风情。西湖的美令多少文人骚客折腰,宋代文学家苏轼曾写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诗句,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西湖之美,美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美在移步换景,美轮美奂。时而婉秀清丽,时而魅惑无穷。

  冲突与融合

  自近代“西学东渐”以来,对西方艺术有独特见解以及深入的研究一直是个相对薄弱的环节,不过仍有一些以艺术为生命的画家默默充满乐趣地于此耕耘着、播种着。虹鸣便是其中一位。穿越西湖系列作品是在完全美学主义日臻成熟的基础上完成的,以细腻的油画情感语言展现美学的意味。笔墨当随时代,美学要发展,就必须在消化、吸收历史成果的基础上,用当代人的眼光,结合当代人类审美需要,对当代审美实践进行深入把握,从而使完全美学主义体现出自身的当代性特点。

  时间是一维的,然而在中国人看来,时间又是往复回环、轮转无尽的。“穿越西湖”在某种程度上与完全美学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虹鸣实图抽象性地来把握当代人的生存境遇与思维结构,借助具有抽象特点的文化符号与形象来表达中国式的意象。解读穿越西湖系列作品中的《魅力西湖之蓝色的弥语》与《魅力西湖之西湖印象》这两幅画,虹鸣大胆汲取客观对象中的个别要素及特征作为形式的构成因素,以超自然的想象力、大胆夸张或带有装饰性的意象写实性的形式结构来处理画面,不光使画面充分体现了点、线、面、色的纯形式组合,也很好地传达出了他对西湖这一主题的理解、感受与信念。其中《魅力西湖之蓝色的弥语》画面右侧的灵隐寺真实坐落,与中间看似支离破碎的屋檐渐渐融合。它们像是盈跃在空间中的符号与言语连接而成的世界,虚幻又真实。蓝色天际间的铁莲花与眼眸凝视着这个似幻似真的世界,何为心?心无形无相,此心推之于彼心,此眼或非彼眼,精神之所在,不可说不可语。这弥留之语,倒不如说是灵隐寺千年历史的呢喃之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魅力西湖之西湖印象》相对写实性绘画,该作品毫无疑问是抽象的,但虹鸣将西湖的几个主要元素组合在了一起,达到了写实绘画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

  追求生命的趣味

  “穿越西湖”系列的作品,以一种浪漫式的语言表现出对西湖的种种情愫,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西湖的千年文化气息,似乎感受到了作者向我们娓娓道来的西湖往事与作者对完全美学主义形式语言意义上的思考。中西方绘画的衔接已成为完全美学主义绘画的一个特征。在虹鸣穿越西湖的一系列作品中体现了一种创造的精度、情感的浓度与文化的纯度。解读其作品,完全美学主义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平面空间与意向符号之间的灵活穿插。虹鸣是理性的,画中无不存在他的理性思维,同时又是感性的,画面中具有装饰性、符号化的笔法,使得画面无形之中流动着氤氲的东方气息,这种抒情的诗意,栖息在画面之上,游荡于画面之外。


美术报 画家 00067 虹鸣“穿越西湖”完全美学主义绘画 2013-07-20 3107000 2 2013年07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