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71版:赏析

文章导航

美湖集市

观安大略省美术馆

  在未进入安大略省美术馆之前,我根本想不到会在加拿大看到非洲的艺术品,加拿大与非洲相隔太远了,也太没有渊源了。但是,在美术馆的最后一个展厅里,就摆着许多个非洲木雕。

  我曾在多个美术馆里见过非洲木雕,也先后从世界各地买回过十几只非洲木雕,这里的木雕应属于上乘之作了,它们的造型奇特,大胆夸张,非常富有想像力,而且刀法肯定,洗练简捷,变化多端,手法也多有变化,并不拘泥于写实,不知名的雕刻家们用尽他们的想像力在进行着创造,但收藏家也具有眼力,能够把这些只是用于平常祭祀时的用品当成艺术品来收集,当是一种慧眼。

  以前有的人提起非洲,认为那个大陆既原始又落后,没有文化,不会有真正的艺术品。但倘若用真正艺术的观点去看待非洲,用美学的观点去对待那些产生于森林莽丛中的原始艺术品,当会有一种飞跃的提升。如果就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非洲孕育了人类最初始的祖先,人类就是从东非发展成熟,走向世界各地的,那个时候,欧洲人正在茹毛饮血。非洲至今还保持着相对落后的社会,还在保持着的原始的生活方式和艺术形式,就更具有文化的活化石的作用。非洲的部落里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纯粹艺术家,他们在劳动之余,到森林里去砍来一些硬质的木材,自己动手雕刻成一些人物或是动物的形状,主要是供他们祭祀时的需要,或者是在敬神时作面具的需要,都是图腾之物,他们根据部落里悠久的神话传说,以及自己的想象来进行创作,并不遵循什么艺术创作的原则,事实上也并没有什么鉴赏家或市场经济来评判他们的作品,最为可贵的是,他们并不着意于对自然所见物的酷肖和形似,而是以斧向木,一意所为,率性而作,这正是我们现在更为看重的东西。

  展厅里有一组两只木雕,是并排坐着的一对男女,男人伸出左手来,扶在女人的肩膀上,显示出一种恩爱。整座木雕的造型虽是人体,却是具有几何形状多个体块的组合,就着树段的形状进行创作,还注意表现人的表情,亦有细腻之处。这一对夫妻显然是部落的酋长,他们并肩而坐,犹如王者,带有一种凛凛的威严,这令我想起了亨利·摩尔的《国王与王后》雕塑,也是同样地无言并坐,它们两者之间的构成有若干神似之处。还有一只木雕面具,两眼处有穿透的孔,显然是供在祭祀时戴在脸上的。它的结成髻辫的头发向上高耸,最为奇特的是,竟在髻辫之间站着一个人,双手下垂,它是人,还是神?难以确定,但这种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却令人感兴趣。

  还有几只木雕,雕刻的都是女人,双膝下跪,有的背上背着孩子,有的高举过头,她们的头上都顶有一只盘子,显然这是用具。非洲人都有用头来顶物的习惯,木雕取这种姿势显然取自生活,而且使它具有实用器具的功能,但上面还留有奴隶时代的痕迹。木雕的人物造型古拙可爱,又是供人欣赏的艺术品。也有的造型特别夸张、特别恐惧狰狞的木雕,有的上面涂了白色,有的涂了红脸,还有的贴饰上羽毛,发辫高耸,饰有羚羊角,流苏下垂,这是供祭祀的面具,显示出一股原始的狂野之力。

  看着这些千奇百怪的非洲面具,想起了了毕加索当年就是从这些非洲木雕中获取了灵感,从而创立了他那立体主义的风格的。当然他的立体主义更多地富有哲学意味,更多地讲求形而上,但如果仅从这些非洲木雕的造型和创作手法与毕加索的作品相比,就可看出互相之间的相似和师承关系。在毕加索的画作中,人物的造型都是画得非常粗壮而拙朴,具有量感,这也是从非洲木雕中得来的灵感。他的作品中喜欢用白色来作面部颜色,把形象分割为各种立体的形状来表现,在画面上可以把不同视角看到的形象集中在一个形体上,如同一张脸上可以同时出现正面的和侧面的眼睛,还有,在他的画中,有交叉的格子网线和平行线等图形,还有一些突出的圆形乳钉,这些都不是油画的传统技法,然而却是非洲木雕喜欢使用的。

  就在美术馆里,陈列有毕加索的两幅油画,一幅是写实风格的《裸女》,那是他“粉红时期”的作品;另一幅是变形的《吻》,这是典型的立体主义代表作,两个人既有正面的形象,又有侧面的形象,都交错组合到了一起。即使不能说是直接师仿,至少也是心有所得。这种例子在毕加索的笔下,并不在少数,他的《三个音乐师》和《台维农的少女》,甚至《格尔尼卡》都是立体主义典型的例子。

  展厅中还有一幅惊人的画作,那是克罗斯的代表作《自画像》,画的尺幅巨大,有3米多高,巨大的头像充满了画面,近看纤毫毕现,连人眼里的虹彩和皮肤上的斑点都能看到,似乎还能感觉到人的呼吸,不仅几近真人,走近了画面看还有点吓人。克罗斯是世界上超级写实主义的代表画家,他创立了细腻绘画,甚至要画得比照片还要像照片的效果,他认为人们的绘画其实并不真实,人们是通过他们的眼光去捕捉形象,而不同的个体的主观色彩是不同的,所以并不客观。他认为只有通过同一客观的视点去观察出的事物才是最真实的,所以他用感光度极高的照相机拍出照片,这样纤毫毕现的效果正是最客观的。然后又把这些影像放大到10倍,使许多以前我们所忽略的细节都凸显于前,这样就与我们平时所见的事物有所差异,也产生了陌生感,而陌生感正是艺术所需要完成的。他们就把这些放大的照片一一画出来,画得比照片还要像照片,被称之为“照相写实主义”。但他们并没有在这些画作中赋予感情,而纯粹是把这些影像当成是抽象的艺术品来表示,这种艺术已经具有现代派异化的本质, 所以他们笔下出现的虽然是具象,但却已经具有抽象的观念。

  照相现实主义的作品在上世纪70年代出现在美国,令人惊诧的是,它竟然越洋过海,影响到了中国画坛,罗中立当年画《父亲》时,就是采用了照相写实主义的手法,尽管他当时还怀有一点政治上的想法,用农民的父亲去替代了政治上的父亲,但他接受这种技法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中国的画家受他影响的并不止一人,而是几代人,有很多画家都用此法来创作。当一个人的头像被放大到10倍以上时,那种影像的效果是非常令人震惊的,我在安大略省美术馆里所见到的,正是这样一幅巨像,它犹如中国在“文革”中所绘的毛主席像一般,却远比他精细,人物的毛发和斑疵都出现,显示出克罗斯的过人功夫,他是美国国宝级的艺术家。

  加拿大的本土画家作品是我所关心的。由于远土隔阂,我们根本不知道加拿大美术界的情况,加拿大虽然没有名震全球的大师,但也不乏优秀的画家。展厅里专辟一室,就陈列有他们的作品,当然这些都是我所生疏的画家,然而他们的画艺却属上乘。加拿大国土辽阔,风景优美,并不亚于俄罗斯,生于斯长于斯的画家就有着号称是“七君子”的社团,其中以汤·汤逊为代表。美术馆为他们专门辟有专室来陈列,墙上全部是他们描绘加国本土的画,绝大多数是写生,山海交错,古原澄湖,朝霞落日,红枫白雪,有很多人的风格非常明显,写实的技巧非常高,一点也不逊色于旧大陆的那些大师们,当年安大略省美术馆成立之时,第一个展览就是这“七君子”。


美术报 赏析 00071 美湖集市 2013-08-10 3134336 2 2013年08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