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64版:画家

由“游于艺”想到的

  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岂古人治学之道也,实是做人的完整修养。龙瑞先生讲:“中国的文人士夫学画是‘游于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个人修养的一部分,与书法、古琴的功能是一样的。”纵观中国的绘画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文人对绘画的影响和绘画对文人的影响。可以说中国画走向写意画,走向文人画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国画发展的幸事。

  基于儒家的思想,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很注重做人的全面修养,故文人不光会写文章、诗、词,还普遍精通琴、棋、书、画。他们在各个领域的实践、观察,往往形诸文字,对周围的人和后人产生影响。这种风气在唐、宋、元、明各代均有高潮。

  唐代王维、杜甫是最重要的代表。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九年进士。史书载“维多才艺,诗、书、画、乐无不精通。”尤以诗名最著,为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其诗多带有画境。苏东坡曾评其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诗,历来评论很高,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曰:“唐无李、杜,摩诘便应首推,昔人谓‘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殊未尽厥美,庶几‘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耳。三人相较正犹留侯无守城转饷之功,襟袖带烟霞之气,自非平阳,曲逆可伍。”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在总结中国文化现象时更明确提出杜甫、王维、李白的诗歌艺术分别代表了“儒、释、道三个文化思想来源”的深刻见解。进一步阐发了明《诗薮》胡应麟“太白五言绝句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的观点。王维诗歌中的画意,比比皆是,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老僧四五人,逍遥阴松柏。”这些境界高远的诗句,成为后世诗意画的源泉。

  王维的写意画创始画史之功已有定评,另外王维有传世的画论两篇《山水诀》、《山水论》更证明王维是文人直接参与绘画创作并对绘画实践进行理论指导的先行者。

  唐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一生写有大量题画诗,不仅是所题画作的画意解读和注脚,而是对画作意境的补充和延伸,甚至有对绘画技巧的归纳和总结。“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是述绘画的艰辛也是指导画家作画应平心静气,认真对待所画的一山一石;“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将军画善盖有神,偶逢佳士亦写真。”对画中神韵的追求直接影响到后世画论对形神关系的明确,以至后来神韵成为书画鉴赏的第一要事;“元气淋漓障犹湿”所描述的水墨效果真令后世画家向往,李可染甚至多次以此句为题创作诗意画,几乎成为他的创作座右铭;“书贵瘦硬始通神”早已成为后代书画家的用笔法则。

  此外,唐代李白、高适、韩愈、白居易等大量的诗人都有题画诗流传,对后世绘画产生着重要影响。

  至宋以下历朝历代都秉承了唐代文人关注绘画与参与绘画的传统,文人参与书画艺术的队伍不断扩大。最为典型的当是:苏轼、赵孟頫。

  苏轼,宋代最有名的文豪,史称其集琴、棋、诗、词、书、画、文、律、医、茶艺于一身,是以文人身份从事绘画而成文人画家的又一里程碑式人物。苏轼对后世文人的影响自不待言,其对书画创作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首先,他作为文人兼书画家,有绘画创作实践,对画作的表现力有深刻见解,他的名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一直是后世写意画的理论基础。其次,他与许多画家有密切交往,他的言论与绘画创作直接影响着他周围的这些书画家,其中包括文同和米芾。他的创作与绘画见解与当时院体画风形成鲜明对比,院体画重形似,而他主张“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而已。”明确提出写意的指导思想。另外,现存传世苏轼画作,虽不能确定是其真迹,但我们可以从他的论画主张和历史记载约略窥见其画作风貌,其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曾就其表兄文同、弟苏辙画竹、论画竹时说:“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按:指苏辙《墨竹赋》论画竹。)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可见苏轼在墨竹画早期代表人物文同面前并不感到自己的画作有所逊色。甚至我们可以得出他的画已达“形神兼备”之境这样一个结论。

  赵孟頫降生是中国书画史的一大幸事,从他传世的大量书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书法、绘画是多么专业,他的画作涉及人物、山水、花鸟,创作方法涉及工笔、写意、重彩、浅绛,创作题材、创作技法之丰富,历史上是少见的,其艺术高度也是后人难以企及的。但赵氏却不是职业画家,而是一个文人,并且在朝为官,他的画作及复古的创作主张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他的写意画风对后世绘画向写意方向发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赵孟頫主张复古指的是“画作贵有古意”(《清河书画舫》录赵孟頫语。)其中这个“意”字很关键,是他对“古”的注解,所以他又说“业有专工,而吾意所欲,辄欲写其似!”因此,赵孟頫的艺术主张与苏轼一脉相承。从元代开始,写意山水画兴起,确立了写意画在画史上的主导地位,并延续至今。

  我经常想,如果没有文人的参与,中国画到今天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会不会有写意画的今天呢?

  癸酉三月廿四日记感想于燕郊借寓


美术报 画家 00064 由“游于艺”想到的 2013-09-28 3172119 2 2013年09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