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94版:画家

日暮乡关——韦辛夷和他的《闯关东》

  闯关东史实说明

  山东人“闯关东”曾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写下悲壮的一页。“闯关东”已经成为齐鲁大地独特的集体记忆。

  在这条漫漫长路上,数千万山东人一起就是三个多世纪,苦难与梦想共生,亲情并抗争同在,时空推演至今,我们依然能够听到它不绝如缕的回响。

  自清初至民国,迫于连年灾害,加上兵荒马乱,一批又一批山东人携老扶幼,背井离乡,“闯荡”到地域辽阔的东北大地,在那里落地生根,艰难生存,在白山黑水间升起炊烟,迎接雪雨风霜。连亘300多年“闯关东”的现象,究其原因应有5点:一是黑土地的强力诱惑;二是灾荒年景的生存危机;三是战乱频仍的环境恶化;四是早期移民的引导与从众心理驱使;五是地域的相连和海域的便捷。据不完全统计,仅民国期间山东移民东北就有1836.4万人,在胶东有些地区几乎村村家家都有“闯关东”的人,甚至村里青年人不去关东“闯一闯”就被乡人视为没出息。这样,“闯关东”就作为一种社会生活习惯而广泛接受,“闯关东”的持久而普遍意味着血缘、地缘关系的延伸和社会关系的扩大,就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

  日出日落,生生不息,“闯关东”的过程中,大批山东移民将兼有海洋文化与黄土文化的齐鲁文化移植出关,与黑土文化相融,进而催生了融蓝、黄、黑于一体的文化,从而为华夏文明开创了新的生机。


美术报 画家 00094 日暮乡关——韦辛夷和他的《闯关东》 2013-11-02 美术报2013-11-0200015 2 2013年11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