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在《龙泉县地名志·序》中写道:“在全省,甚至在全国,龙泉是个不同凡响的县份。1000多年以来, 就是这个县份,以它品质优异的大量青瓷器, 在世界各地为我们换回了巨额财富,赢得了莫大的荣誉。而龙泉一名, 也就由此而传遍天下。”
龙泉青瓷始烧于三国两晋,唐中期至五代开始规模化生产,鼎盛于宋元,延续于明清民国,中兴于当代,其“哥窑” 位列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1700多年的递代相传过程中, 龙泉青瓷形成青瓷配釉、厚釉装饰、青瓷烧成和开片控制4大独特技艺,烧制出“粉青”、“梅子青”为代表的绝美产品, 既将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推向巅峰, 又使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要求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历史名窑。而今, 经过50多年恢复的龙泉青瓷已然得到历史性的中兴, 艺术水准创历史新高, 追步哥窑、媲美章生、赶超宋元,形成中国青瓷文化史上的又一个高峰期。
更为重要的是, 2009年9月30日, 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成功通过审议并被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是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这为龙泉青瓷的保护和开发带来难得的机遇。而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龙泉青瓷的传统烧制技艺,特别是创新发展釉色、装饰等,是每一位青瓷制作者、研究者所要思考的问题。现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画家吴山明先生孜孜于绘画青瓷的思考、探索、实践及其走出的独特创新之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
吴山明先生是当代中国画大家,为新浙派水墨人物画标志性人物和中国人物画代表性人物, 其作品贯通传统与现代,融会人物与山水, 形神并至, 笔境兼夺;人物形象化入氤氲的自然,神韵生动;其意象、境界和笔墨之美,显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在当代画坛上独树一帜。他将目光投向龙泉青瓷,潜心于青瓷釉面绘画,将自己在纸面所形成的个人绘画语言与风格移植青瓷釉面, 使两者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实是龙泉青瓷大幸。
龙泉青瓷是在坯体上施以青釉, 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它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斑斓而著称于世。其所创造的美学境界主要在于不仅重视釉色之美,而且更追求釉的质地之美。的确,青瓷本身就太美了,可谓是“青如玉,明如镜, 声如磬”的“瓷器之花”。所以,在曾经的千年岁月流淌中,很少有人在青瓷上作画。当然,青瓷的特性也曾经难倒了一批想在青瓷上作画的人。
吴山明先生不畏其难,自信绘画的美定能在龙泉青瓷的釉面上体现出来。2008年,他开始在青瓷上进行作画的创新尝试,当时因为材料和经验等的不足, 烧制出来后作品效果不很理想。通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摸索,至2012年,他已走出了一条成功道路。如今, 他已基本把握中国画在青瓷上绘画的艺术规律,一个习惯在宣纸上挥洒丹青的人,将青瓷作载体,形成中国画的又一次精彩嫁接,实现了工艺美与绘画美的有机融合。观赏吴山明先生的绘画青瓷, 感觉线条洒脱、墨色清雅、造型精准,呈现内敛凝重、朗骏沉稳的鲜明风格。正所谓:水墨淋漓,瓷化为五彩斑斓。
龙泉青瓷为吴山明先生提供了又一块用武之地,而吴山明先生在青瓷上的艺术呈现,对于青瓷而言,则是划时代的革故鼎新,为青瓷未来的走向,提供又一种选择,贡献又一种可能。但愿由此而能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已经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去关注青瓷,在青瓷上驰骋艺术,用青瓷的釉面凝结自己的才情,并由此而成为一种“潮”,那必然会使龙泉青瓷的发展在另一种时尚中升华,开创龙泉青瓷又一个辉煌时代。
中共龙泉市委书记 蔡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