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李强
——给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
■赵 瑜
看李强的画,会想象他的为人。若是有一座色彩异样美好的山脉,那么在山石深处,他一定是那个隐遁的“山人”。早晨起来,他听着鸟鸣收集露水,甚至,冬天的时候,也藏下未被污染的雪花,待到来年,煮了茶,给相好的友人喝。
“山人”是旧时的词语,在这里,我想确定它的意味:隐在山里的人。然而,翻阅李强的简历,知道,他并没有居住在山里,而是一直居在南京。
李强喜欢画山,这大概缘自山有曲折。看他的朋友评价他,说他是一个内向的人,不嗜烟酒,又不好肉食。这么简单的生活,背后是因为他内心丰富。
我喜欢他画上的颜色,所谓看山是山,又看山不是山。李强的画有些出世,山多在远处,云彩也是。他用颜色来比喻季节的变化,同时,他也在用颜色来涂抹自己的心绪。相比较天高云淡的旷达,我更喜欢浓抹淡描的色彩。尤其是《幽泉》这一幅,我看到夜晚,孤独感,或者一些浓郁的伤怀。水流到哪里呢?旧时光里的自己常常被物质诱惑。在寂寞里坚守常常意味着挣扎、敏感,又或者怀才不遇。
绘画是用笔墨与构图来表达情绪的过程,不论绘画是如何的题材偏颇,但画作是带着作者体温的,它有气味,有声音,甚至一幅画能将作者更为细碎的内心绽露完整。
《雨开山更鲜》,是雨后的心情,被淋湿,被洗净,被生活的湿润浸染之后,突然发现之前的想法偏执了,是窗外的雨打开了自己的视野,又或者是涂抹一幅画的同时也涂抹了自己。
那山上的云彩更是比喻。白云堆里的蓝,是心旷神怡的悠然;好山十里的云,是突然遇到的惊喜;烂漫归途的云彩,是和友人叙旧感怀之后的通透。
山色有无中,树树皆秋色。李强的画是诗歌,有着极强的韵律。我看到李强的题字,在画的角落里,或者在留白处,胖胖的,像是晒过太阳之后回家的人,步子很慢。那些画的名字也都是温暖的,让我觉得安静,像在茶馆里喝茶,突然遇到多年不见的朋友,很珍贵。
我突然想罗列一下李强绘画作品的一些名字:《泉鸣知水急》、《日光随意落》、《山高云气深》、《山明远色同》、《山色佳有余》、《山深云更好》、《山云半绕峰》、《随山到水源》、《遂为青山客》……
这些画作的名字,或云朵飘扬,或泉流石上,无不透着灵动与乐感。我虽不懂工笔的笔锋究竟藏了多少功夫,但我深知,将最浓郁的情绪用最细的笔一画一画涂抹成一缕月光或者一朵云彩,都是抒情的极致。
李强在谈及自己绘画的感悟时说道:“在我的绘画创作中,一直以来都特别强调感情在作品中的流露。但这种感情也无法用确切的语言来表达。它似乎就在空中,漂浮在那里,并穿越时空;穿越生活着的各色人群;穿越欢乐、痛苦、以及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的人间。可以肯定的是,只有那种特别单纯、特别敏感的人,才能体会到。事实上,几乎每一个人都具备这种敏感,只是人们被各种各样的生活包围了,生活中的各种琐事消磨了他们的敏感触角,麻木了他们的心灵。而艺术家,因为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充分保护并发挥了这种感触,使他(她)具有在一切事物中感受到内在生命的天赋才能,这种才能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并一直左右着我的创作。”
在这一段打开心扉的文字里,我看到“敏感”这个字眼,这是捕捉生活中色彩的韵律所必须具备的资质。我相信李强是一个特别敏感的人,他要在浮躁的人世间撇清杂音,找到最为清流的鸟鸣声,并将这声音转化成色彩,转化成情绪,转化成构图鲜明的图画。李强做到了这一点,他不仅捕捉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捕捉阳光和树影,他更多地将自己温暖的情怀入画,让那些唯美的画面有了感情,有了更为丰富的层次。
李强特别强调画画时内心气息的流动,他甚至认为,如果没有心灵的流露,没有真性情的吞吐,那么绘画的表现形式只是空的、僵硬的、匠性的、苍白的。
正是如此,李强的中国画很快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下笔冷,线条细,工笔多,却并不生硬。他注意将自己和自然融化在一起。
秋天的时候,他画山的秋色,下雨的时候,他画雨水吞食的山脉和云彩。他熟悉自己笔下的山,像熟悉自己的生活一般。所以,他才给每一座山都起了温暖的名字,哪怕是冬天的山水,结了冰,却仍然有温暖的云彩在那里。他真是一个温暖的人。
因为看李强的画作并不多,所能看到的,十有八九,皆画山。所以,特地建议李强兄给自己刻下一个“山人”的闲章。
如果山色好,那便是一大山人;如果水流急,那么便是二大山人;如果云彩浓,那么便是三大山人;如果鸟鸣幽,那么便是四大山人;如果阳光落,那么便是五大山人;如果舟影远,那么便是六大山人;如果布局奇,那么便是七大山人;如果工笔精,那么便是八大山人。
希望李强兄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