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6版:书法周刊

一位“脱序”的“京漂”

■吴振锋

  “我心匪石”意味深长,耐人寻思。我想,在时尚之外,在功利的算计之外,这种不免有些“旧文人”范式的话语方式,一定是多了一些书生意气,文人情怀。自古书之以为道,乃一潜行修远之事。心之道有多远,书之道便有多远。心量有多大,事业也便有多大。真正的艺术是沉静的。它会沉入意识的深处,记忆的深处以及思想的澄明之处。以为黄君是有雄心之人。“匪石”,是言说他情之丰沛,意之浑深,思之通透。然又如石之坚,石之恒,因此,看黄君书展和读黄君的著述,非得走进他的心灵深处,才能懂他,理解他,欣赏他。鲁迅说:“人各有己,不随风波,而中国亦已立。”当然,这可以理解为国人的人格独立,人性尊严,人权受人尊重这些“已立”内容。但我想把这话放到书法家主体精神的生成与风格个性中来认知。“人各有己”,在当代书坛,追求个性已成大势,然而,为什么如此追逐个性之中又无端地在众声喧哗中陷落了个性生命的声音。那就是没有能够做到鲁迅先生的“不随风波。”不随风波需要的是定力。定力从哪里来?从内心来,从文理想来,从诗人的灵气来,从意志品质来。黄君按说是从乡下到“大堡子”来的,他在文化的首善区,并没有可以依傍的“靠山”。他持有的只有人文的理想,以及由此凝定的文人情怀与意志品性。他所坚持的是“旧文人范式”,追求的是“精神的独立,思想的自由”。也许,客居京华数十年给他的生命徒添了许多的艰辛。然而,这些都是成为他生命的财富。他“不随风波”,没有因为社会转型的巨大诱惑而成为逐利过客,他用生命熬煮成一锅香气四溢的老汤,奉献给我们这个时代。他的八卷著作,着实吓了我一跳。我在想,八卷书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博大宽广的心灵,打开了黄君的精神世界。我们在同一轮大太阳的光照之下,他何以有那么的光阴可以这么样“奢侈”地“挥霍”?我所能找到的唯一答案便是,这是一位“脱序”的“京漂”,是一个当代的“文人”,是一个怀揣人文理想的逆向回乡的守望者。在他的生命情感中,认定书法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原乡,一个时期以来,在国人主流意识之下,我们的灵魂有可能承受它者文化而去,而黄君则倾心竭力地将出去的心灵拽回,让他重新安妥,重新就位。因此,书法成为了他的安身生命之所,成为他心灵的道场。黄君的气局、格调、作派、追求,都是“文人”式的,书生意气的,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这个文化断裂的时代所缺少的。我在此斗胆讲一句,当一个民族度过一段精神的荒唐以后,当一股失去理性的狂潮退却之后,理想的、理性的珠贝必然显现出它们璀璨的光彩来。想这也许只需要10年、20年。这便是黄君兄“匪石”之心的价值所在。

  本报北京讯 记者 蔡树农 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和江西省文联联合主办的著名书法家、学者、诗人黄君大型书法个展“我心匪石·黄君书法展”于2013年12月29日上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黄君近十多年书法创作精华的一次集中展示,展览作品120余件,在美术馆一层2、4、6三个展厅,分为“畅叙怀抱·小品卷轴与镜框系列”、“放浪形骸·巨幅展板与连屏系列”、“晤对古今·临摹与创作转换系列”展开,展品中既有丈二巨幅连屏整墙之作,也有不足盈尺的诗笺小品,且篆、隶、楷、行、草五体兼备,而以草书为绝大多数。此次展览一个突出特色是文人气息与学者风范,书法作品强调意境与精神内涵,具有高品位的艺术追求。本次展览有三大重点:一是淋漓鲜活的笔墨展示;二是幽深清远的人文情怀;三是对书法艺术历史的关照。展品文字内容绝大多数为黄君自作诗文,其余书写他人诗文之作,也多附随笔跋语,其作品的书体选择、笔墨情调乃至装裱形式都与书写内容密切相关,追求作者心性、文字内容与书法形式三者的完整统一。《我心匪石·黄君书法集》、总计八种200多万字的《黄君书论文稿》也与开幕式一起举行首发式。


美术报 书法周刊 00026 一位“脱序”的“京漂” 2014-01-04 3317283 2 2014年01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