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
——精品出深闺 艺术惠民众
2013年,“馆藏展”大行其道,中国美术馆、中华艺术宫、浙江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常熟美术馆、潘天寿纪念馆等30家相继推出“馆藏精品展”,共展出作品3200多件,其中有60%的作品为首次展出,引起了业内的强烈反响和好评。
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外观宏伟的美术馆拔地而起,国内美术馆的硬件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观众对展览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艺术需求。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国美术馆的资源共享,更好发挥美术馆服务社会的功能,文化部于2012年尝试开展“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至2013年,由美术馆推出的馆藏展几乎占据了本年度大型美术活动的半壁江山。
许多馆藏精品被长期封存在美术馆中。如何才能发挥美术馆公共教育和艺术审美的功能?国内的美术馆已经开始认识到,能否与观众互动是做好美术展览的要素之一。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结合展览向学生和校内外观众宣传国美校史,同时依托展览主办了名为“记忆+创造力”系列活动;江苏省美术馆连续推出10场水印版画体验活动,吸引300余名青少年参与;北京画院美术馆推出“百花珍禽——工笔画里的色彩世界”体验活动……通过各类教育活动,美术藏品的价值得到了延伸,产生了更大的社会效益。
目前,我国美术馆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在藏品资源、学术研究、公共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绝大多数美术馆都尚未设立藏品长期陈列展,大多数美术馆自主策划展览,特别是基于自身藏品策划展览的能力不够,大量藏品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研究、展示,国有美术收藏的社会效益无法得以充分实现。馆藏作品的展出,一方面突出了美术文化惠民,发挥了美术经典作品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带动了美术馆对藏品的收藏、梳理、研究和保护修复,促进了美术馆专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