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40版:赏析

文章导航

仰望天穹

观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西谚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基督教为国教时,就在安葬圣徒彼得的地方为他建造了一所教堂,使这里成为教徒们的心中圣地。然而,这座豪华的教堂在后来的历史年代里,由于罗马城的屡建屡毁和教廷的远迁而变为废墟,庭院黍篱,荒草丛生,以至沦为牧场,昔日的圣所被羊屎牛粪所玷污。直到15世纪时教廷和解,教皇从阿维尼翁迁回罗马,这才有了重拾已逝尊荣的念头,并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修建计划,决心在原址上建一座空前宏伟的崭新大教堂。

  这座教堂的第二页就此翻开,一直断断续续地时建时停,或毁或改。先后参与了这一工程的,不仅仅有米凯朗琪罗和拉菲尔这两位天才,还有其他伟大的和平庸的、知名的和无名的建筑师和艺术家,先后经历了十几任教皇,才算基本完事。1626年11月8日,当任的乌尔班八世教皇在一大群红衣主教和众多僧俗显要的簇拥下,在刚落成的大教堂前举行了隆重的竣工仪式。然而在他们背后的教堂,只是一个徒具外形的空壳子,内部的一切还没有完成。这时,米凯朗琪罗已经去世了62年,教堂是按照他生前的设计来建造的,需要一位如他一般的天才来继续那些未竟之事。能够在他那非凡的作品上进行后续工作并非易事,当是一个考验,这一非同寻常的任务,最后落到了贝尔尼尼的肩上。

  贝尔尼尼是继米凯朗琪罗之后的一大天才,也一样多才多艺:他是个建筑家,也是位雕塑家、画家,甚至还是个诗人和舞台美术设计师。然而他的艺术风格却与米凯朗琪罗不同,米氏是文艺复兴的巨匠,而他则是巴洛克艺术的开创者,两者的美学取向有所差异,然而在圣彼得大教堂上,这两种风格却是走到了一起。

  贝尔尼尼受乌尔班八世的信任,接受了装饰和扩建圣彼得大教堂的艰巨任务,他主持此项工作达48年之久,不仅装饰了教堂的内部,为之增添了许多细节和雕塑,还扩建了教堂前伟大的广场,建造了那著名的列柱廊,使这座世界第一的大教堂以今天我们看到的这种雄伟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贝尔尼尼首先面对的是那座巨大的穹顶。这种穹顶是古罗马风格的一种典型,最重要的代表作就是万神殿。罗马万神殿的穹顶直径达43米多,别致的是在顶部开有一个圆形天窗,光线就从这里射进殿内,形成一个圆形光圈,能随着地球的转动而绕着圆顶旋转,从而使人们感受到宇宙的运动和力量。穹顶的内部还装饰有许多放射形的方格,它们的作用是既能减轻重量又增加了明暗效果,这个天窗是整个万神殿里除了入口之外的唯一光源。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上也效仿着开了一个圆形的天窗,但却不是露天的,而是在天窗上还立有一组建筑,用多根镂空的立根支撑着上面的一个顶和一个圆球,这样就解决了天窗漏雨的问题。穹顶下部接近水平屋顶的部位上开有16个天窗,能有足够的光线射进体量巨大又非常幽暗的教堂内部。这些光线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从顶部的天窗上部泻进,成为柱状光束,象征着天体的太阳,也象征着主的光芒。排列在穹顶下侧的天窗则形成了一圈光环,通光量最大,和穹顶圆天窗上的柱状光束汇合在一起,形成了奇幻而神秘的光影效果。站在幽暗的教堂内部仰首上望,如同是在瞻仰高高在上的穹形天宇,也如同是引导灵魂飞升的天堂之门,吸引着万众举首,众徒拱伏。穹顶的内部满布着网状的格子,用镀金的马赛克镶嵌和绘画装饰,来增加了光的亮度。这一种处理,突出了明暗的关系,把众人的视线集中到天宇的象征物穹顶之上,逐步飞升。

  圣彼得的坟墓就位于这个穹顶的地下,这里是整座教堂的精神中心,也是整座教堂里最为明亮的地方,最为神圣的地方。为了强调此处的重要,贝尔尼尼在穹顶的下面增设了一个青铜华盖。这一做法缩小了穹顶的庞大空间,把人们的视线转移到穹顶之下。它高悬在教皇的三重宝座之上,华贵而踞傲,具有不可一世的气势。这一华盖的造型繁复豪华,充满了幻想,上有卷曲的瓣形顶,下承4根扭曲着的有鼓节的粗柱,顶上还附加了一些雕塑。它全部用青铜制成,上面满是繁缛的图案和浮雕,重要的部位上镀了黄金,显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大教堂里的一切重要的仪式都在这个华盖前举行,教皇就坐在它之下,光影迷离,神秘庄重,众多的僧侣随着教皇匍匐在神像之下,愈显得隆重。

  贝尔尼尼最伟大之处,还是在圣彼得大教堂前门的广场上进行了扩建。为了衬托出教堂的气势,他扩大了教堂前的空间,在它的两边增设了长长的柱廊。这两排柱廊从教堂门口向左右两个方向包抄出去,各划了半个圆,在教堂的对面会合,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的空间,如同环抱着的双臂。贝尔尼尼正是这样设想的,他把教堂比喻做圣母,伸出两手来环抱着一切虔诚的信徒,这两排半圆形的柱廊因而被称为是袖廊。两条长长的袖廊上共排列有88根大的石柱,分4层排列,都用大理石打制而成,风格是表面光素、没有棱槽的塔式坎式。此外还有284根较小的圆柱,在转角处则是方柱。众多廊柱的存在,既统一又富有变化,利于人们的进出,也因为立柱的前后远近的错位而产生了一种明暗关系、光影变化,从而使冷硬的建筑物有了一种疏密变化的音乐节奏感。它们犹如中国园林进门处的假山或照壁,使人们不至于一下子就接近那座非凡的教堂,而是通过两条美丽的巨大弧形曲线,把视线引向广场中心的焦点,起到一种烘托和过渡的作用。

  贝尔尼尼在袖廊的屋檐上部设计了精美的栏杆,还设计了140位雕像,都是耶稣的门徒。他们与教堂正面屋檐上的12尊使徒雕像互相映照,形成了一条雕塑风景线,装点着这一圣地。在广场上还立有圣彼得的雕像,以及两座巨大的喷泉,圆心处是一座原先就有的埃及方尖碑。在经过了这样一番精心打造之后,整个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广场就形成了一个综合景观系列,它以大教堂为中心,辅以各种建筑、小品和雕塑,既有总体气势,又有可把玩的细节。

  贝尔尼尼与米凯朗琪罗的工作相隔近一个世纪,他是著名的巴洛克风格的艺术大师,而米氏则是文艺复兴风格的艺术大师,这两者在时间上虽然互相衔接,但风格却是有所不同。文艺复兴所崇尚的,是古希腊的庄重、典雅、朴素和大方,注重气质,注重整体比例和色调的和谐,并不过度雕饰,造型以刚劲挺硬的直线为主。而巴洛克风格则强调运动,强调明暗,追求动势,流畅而奔放。但又刻意扭曲,着意于奢豪和矫揉造作,过度装饰,雍容华贵而又轻快活泼,热烈明朗。但这两者之间却都是把建筑、雕塑和绘画诸种艺术因素结合在一起,通过艺术家来完成总体环境的典范。贝尔尼尼能够继大师之后,再创辉煌,又保持了自己的风格,并与之相协调,这是非常不易的了。

  伫立在圣彼得大教堂前,环视整个恢弘的广场,可以把近2000年来的风情一览无余:教堂始建于古罗马时期,在经过米氏的改建后,已经带有文艺复兴时代的典型风格。它的两侧既有希腊式的三角墙,又有罗马的柱式和巴洛克的柱廊。广场当中还有巴洛克风格的喷泉,以及古埃及风格的方尖碑,加上无数的灯柱和雕塑,其实已成了多种艺术风格的融合,但它们互相并存,并不冲突,都拱卫着广场中心的一个主体——圣彼得大教堂,作为历史多元艺术的荟萃地,这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范例。

  有人称颂说:“这一工程的建筑者应是一位最伟大的创造者。”我们可以把这顶桂冠同时戴在米凯朗琪罗和贝尔尼尼两位大师的头上。


美术报 赏析 00040 仰望天穹 2014-01-25 3337342 2 2014年01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