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艺苑

文章导航

传神中流露爱意

  在现当代的中国画家中,画动物而脍炙人口者我们可以例举出一长串的名单来。比如,徐悲鸿画的马,齐白石画的虾,何香凝画的狮,黄胄画的驴,刘继卣画的虎,汪观清画的牛,等等。他们笔下的这些动物,均因突破传统动物画中的某些藩篱,运用自己独特的笔墨技巧,画出各自对于各种动物的不同感受,从而让人看到了画法新鲜别致、笔墨各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的的各种动物画。有了这些大家们的先例在先,要想从中再去寻找新的画法路径,当是一件十分困难之事。但是,如今当我们读到了杭州画家楼意所创作的动物画,尤其是他所画的老虎图,发现这位中年画家还真是不简单,在动物画的名家林立之中,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硬是创出了一条属于他自己所特有的动物画的路子。我们看到,他笔下所画出的老虎,并不类同于古人所画之虎,也与刘继卣等大家所画有区别,他所画之虎有着和他心灵相通的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画风特征。

  楼意画虎,有工有写,多数是工写结合的。他画的虎,细处极细,毛发毕现;粗处笔墨简练,常几笔带过。虎头常画得很细致,身体和背景则常以写意之笔画出。楼意画虎属于写实一路。楼意的虎,形体能画得十分准确。俗话说“画虎难画骨”,但楼意却能准确地画出虎在各种姿态下的骨骼状态。除了形抓得准以外,他特别能注意去画出虎在各种不同状态之中的神韵。因此,看他的虎图,使人感到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因为他的虎不是来之于图谱,而是来之于生活。据说,动物园是他常去之处,在那里他画下了无数的速写稿。他细心观察虎的生活状态,精心研究,几十年如一日地去看、去画。同时他还广收各种与虎有关的碟片和图片,在反复的观赏和揣摩之中,对老虎在生活中的各种姿态,一招一式,一颦一顾,早就了然于胸,因此,画起来就可以信手拈来,得心应手,能画出虎在各种环境中的不同神态。其实画动物和画人物是一样的。人在不同情况下会有不同的表情,反映出人的不同心态。动物亦然,眉目在传情,只有对动物有深入了解的画家才能准确地把握它并把它画出来。楼意能准确无误地画出老虎在不同环境氛围之中的各种姿态和神情,可见他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之深。

  楼意有写意画虎《坐啸风生》一幅,画面上是一只背坐的大虎。头作回眸之状,目侧视,嘴大张,似作长啸。尾巴横挺,梢部微弯,整个虎形是一副蓄势待发之状,虽仅几笔写意,但已把虎的一块块绷紧着的肌肉均准确又形象地突现了出来。仅寥寥数笔,就把坐而生威的兽王形象十分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没有日积月累的真功夫是绝对做不到的。

  画虎古已有之。古人画虎,其情感介入的审美取向,是取其威严、威猛之相。虎作为百兽之王,其威猛之态,早已成为民众普遍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因此,在古代,常见虎图多悬挂于公堂之上、官方场合,以增加其威慑力量。 《水浒传》里高俅商议军机要事的议事厅里就悬挂了—幅白虎图,这个厅也叫做“白虎堂”,为的就是要显示其威严之态。所以,古人画的虎一般都是以其威猛姿态而出现的。但是,楼意画的虎,却可以看出与古人画虎在审美意识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楼意画的虎有着一种可以让人亲近的亲和力。他似乎很少画猛虎,所画之虎大都是从生活中撷取的一些生活感很强的镜头。比如,母虎与幼虎在一起的慈爱场面;雄虎和雌虎在一起和睦相处的生活场景;想象中群虎相聚的和谐场面;或者是春夏秋冬虎的不同生态,和各种姿态的幼虎图,等等。这里,看不到发威、撕杀和搏斗,看到的多是友爱、亲情、闲趣和众兽和睦相处的状态。由此不难看出,楼意画虎从审美情感的角度,已有意识地超越了古人把虎作为一种威猛象征的那种审美取向,在情感取向上已从惧怕而转向亲和。他力求去表现虎的可亲和可爱的一面,也许可以找出他在情感抒发上的一些渊源关系。据说,他的父亲属马,他的母亲属虎。楼意极有可能是把对父母之爱融合到了对虎的爱里。因此,在他的想象之中,在他观察到的虎的生活场景里,就更多地看到了虎的可亲可爱的一面。他自觉地去探索并表达动物世界里情感状态,而不仅仅是把动物作为某种文化符号来画,使他的画有效地从某种民间情感之中超脱了出来,从而有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他有一幅题名为《归》的虎图。画面上是一大一小两只虎,一只母虎从远处跑过来正引导着迷了路的幼崽回家。大虎充满着慈祥,小虎憨态可掬,这是发生在动物世界的慈爱的一幕。很显然,楼意是以人的情感掺入到了动物世界之中。在这幅画的潜台词里,我们似乎可以读出人和动物共生在地球之上,我们应该保护生态,要爱护动物的命题。他把自己的文化心情渗入到动物画的审美取向之中,从而就成功地提升了他的虎画的文化档次。所以,我觉得,他的虎画既是生动的、好看的;又是耐看的、有深度的。他的虎画是雅俗共赏的。


美术报 艺苑 00012 传神中流露爱意 2014-03-08 3378014 2 2014年03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