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40版:画家

青田石雕的刀功 ■叶高君

  内容提要:青田石雕的刀功,是凿法进一步细雕的技艺,艺人通过精致刀功,创作出精美的作品,是对每个石雕艺人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刀功 精雕细刻 雕刀用法

  青田石雕的刀功,是凿法进一步细雕的技艺,艺人通过精致刀功,使作品显得精细光洁润滑,玲珑剔透。刀功分拿刀和用刀两部分,下面就这两项技巧分别浅析之。

  用雕刀不同于用凿那样粗放,它的动作较小,用力较微,不用肩窝顶,纯靠臂力和腕力。它以左手拇指贴牢右手无名指与小指中间节为支撑点,上下左右刻动,用力稳当,有力、准确。范围一般都在左手虎口以内。精雕细刻的作品,用雕刀的时间比使用其他工具要多得多。它的活动对于左手大拇指架垫的依赖性比凿更大。

  操作方法有两种:一是和捏凿相同,但用力比较轻松自如,多用以刨、戳、雕、撬和较粗的刮,刀法略为粗放,臂腕功力较强;另一种是撮拿,以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撮住前段刀头部位,无名指和小拇指挺住中指,刀身重量搁置在虎口上,用力微、动作小、腕功为主,此法灵活轻松,多用以刻、剔和细刨轻刮。

  总之,拿雕刀要重捏轻撮,臂动腕摇;刨戳推臂,雕刻功腕;左拇指支撑架垫,如能用好杠杆原理,操作起来则能更加省力。

  艺人常用雕刀有两种,一是方口圆口刀(即一头是方口,另一头是圆口刀);另一种是方口斜口刀。规格一般有2厘米、1.5厘米、1厘米、半厘米或更小。具体用刀则据作品创作需要而定。雕刀用法主要技巧体现在刨、雕、刻、刮和剔等刀法灵活运用。

  方口圆口雕刀:作用于较狡小的凹陷部位,或用以戳、刨和镂,其作用则比方圆凿更全面、更精细。操作时,动作要轻松,手法要灵活。正刀、反刀、角刀和圆口刀随意按需运用。一般用于雕刻花瓣、叶脉、竹节、树根、底座等。人物、动物等作品的形体结构微妙,肌肉变化复杂,用方口圆口雕刀则更多。操作方口圆口雕刀:将雕刀头贴实搁在左拇指上,锋口吃石要憋住气,牢牢地、慢慢地戳动,尤其是碰到裂纹地方,先用方口刨后,再用圆口沿着裂纹走向,轻轻地削,刀路才不会颤跳打结。此外,艺人平常选用方口阔口圆雕刀时,圆雕刀口一般不必太圆,略带方两角圆则可,这样在圆口雕边的地方才不会出现一条一条凹槽。

  方口斜口雕刀:这种雕刀是石雕创作工具中最有特色的一种。一般用以刨、刮、刻、剔等作品修正。

  刨:用方口刀于作品平阔部位的修光。其用法与凿刨有不同之处,不必用肩窝顶,只要手臂运动,用力轻,吃石少,速度平稳严谨,只刨去作品表面薄薄的一层凿痕糙迹,使其平整光洁。

  刮:一般用于花果、山水等镂雕作品。要刮的地方大多是比较薄的边缘部分修正和刻深程度,如清理枝条,削去棱角,刮出花瓣、叶边等;开放的花冠要刮深,刮清景物边缘,使其层次更加分明。

  刮法刀功主要在于斜口刀刃,刀尖密切配合,正反刀灵活运用。刮刀的厚度,用力坚挺,撬的程度比雕强。

  刻:是用斜口刀刀尖,使作品产生线条的技艺,如云线条、人脸的开眼、鸟兽的细毛、鱼的鳞片、花叶的筋纹、山水的树叶以及图案的浅线条和题款刻字等等,都用此法来刻。此外,还有一种刻白刀法,即作品完成上蜡后再刻出一些线条、图案,使作品表面图案清晰分明。如鱼、龙的鳞甲、古装人物的衣饰图案、叶筋、墨精石对章等都用这种“刻白刀”法。

  剔:利用斜口刀细小的刀尖,剔除作品狡小凹陷夹角部位的岩屑凿迹,一般用于花果的枝桠、叶脉、藤须等细部,使作品显得更加精细、光洁、清爽。

  运用刻刀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操刀要纯熟流畅,谨防颤跳、溜刀,运气要自如,用力要稳当适中,刀口要锋利,操作要灵活。

  青田石雕艺术的主要表现是写实。创作出精美的作品需要有高超的技艺,正确掌握拿刀、用刀的要领,是对每个石雕艺人的基本要求。每个从艺人员只有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刻苦多练,虚心好学,严格要求自己,掌握了基本功,才能创造出精美的作品。


美术报 画家 00040 青田石雕的刀功 ■叶高君 2014-03-29 3405524 2 2014年03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