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6版:阅读

马文西印象

  马文西学长是我的同代人。1983年,我进入广州美术学院史论教研室念书的时候,马文西已是人才济济的中国画系最年轻的教师;翌年,他的作品入选“万人空巷”的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获优秀奖。如果没有紧接着辞职留学,马文西早已修成“正果”——许多认识马文西的人都这么说。但我总觉得,只有拥有真正的勇气和智慧的人,才能选择放弃人人可以预料得到的“正果”,在另外一条充满各种挑战和机遇的道路上涉跋,并且坚持到底。毫无疑问,马文西就是这种人。

  温厚,沉静,多思,书卷气,是马文西其人其画给我的整体印象。完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作品如《岁月》、《幽梦》,已经非常清晰地呈现了马文西其人其画的风格特征。我知道他的留学岁月是在日本筑波大学度过的,在这所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国际化”学府中,马文西熟习现代日本绘画的精神元素及其材料特质和表现手法的同时,也重温了汉学的传统文化资源,譬如,他在启蒙时代就浸淫其中的书法文化实践,在这里就得到了切实有效的训练和提高。确切地说,我对马文西在日本完成的大型岩彩作品看得比较少(这些作品大多已归国内外某些公私收藏机构),我更感兴趣和能够比较集中看到的,是他归国后完成的水墨画。当然,说这些水墨画是“彩墨画”,也没有错。

  如所周知,在近代日本的“脱亚入欧”运动中,以水墨为上的“南画”在明治维新开始已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嵌金贴银的重彩岩彩画大行其道,直至战后,现代日本画在语言结构中固然保留了譬如琳派的某些传统装饰元素,但与现代西方绘画的价值形态和色彩理论保持着更为密切的亲缘关系。我们虽然无法判断这种日本价值观及其表现形态的发展孰是孰非、孰优孰劣,但马文西在正视这种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同时,能够独出机杼,选择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实践方式,与他独立自强的精神素质,肯定是分不开的。

  最近将在广州美术学院举行的马文西画展,展出的作品绝大部分就是这种绘画实践的结果。这是一些更合适在书斋案头而非富丽堂皇的殿堂观赏的“小品”。不仅画幅开度小,宜于近距离展读欣赏;温厚沉稳的笔墨趣味,也适合在宁静的栖居之所释放书卷气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马文西精湛的书法修养,已水到渠成地渗透到其用笔线条的运动节奏中;其返归水墨,并不排拒色彩,相反,岩彩材料有节制的使用,使水墨为骨的画面视觉张力彰显更为优雅、灿烂。对此,我有一种并不恰当的冥思——也许某一天,在一些未被发现的晋唐艺术品中,可以感受到与他作品类似的令人心旷神怡的风范。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辞职东渡的马文西如一颗划过中国画坛上空的流星;进入21世纪,经历了不为人知的艰难跋涉,他又进入我们的视野——回到了母校广州美术学院。显然,马文西已经不是原来的马文西,广州美术学院也不是原来的广州美术学院。学会“适应”,也许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每一个人面对的最大的人生课题,马文西也不例外。而今世情,喧阗急促!在他安静舒适的工作室中,我们还有机会像30年前一样翻书、看画,交流心得,这也许就是通常所说的“缘分”吧。

  2014年立春于青崖书屋


美术报 阅读 00026 马文西印象 2014-06-28 3525217 2 2014年06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