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时评

从“马上火”到“星出发”

中国美术学院2014届毕业生续写青春史诗

  伴随着火车的鸣笛声,中国美术学院2014届毕业典礼于6月20日晚在象山校区拉开了序幕。这场以“星出发”为主题的毕业典礼延续了毕业展的主题“马上火”。火车头作为贯穿今年中国美院毕业季的意象,代表了学校对毕业生们的殷切希望,既意味了引领和担当,也代表着送别与重新出发。除了典礼开始前长鸣的汽笛,还有地面上搭设的长长的铁轨。在为毕业生精心搭建的火车“站台”上,他们穿着美院自己设计的学位服,接过院长许江颁发的毕业证书,沿着“铁轨”,仿佛像一名战士整装待发,踏上艺术的征程去实现各自的人生梦想,走向自己人生的下一站。

  许江院长以《火车、站台、汽笛与人生》为题,向毕业生们解释了“站台典礼”的创意。“今天的这个月台,我们发出的不是地球边缘的感叹,不是一般的远道辞行,而是美院新一届同学的毕业仪典,是对学院谱系的新星们人生出发的祝福。”每个人都曾经在这样的月台上出入,在这样的时刻登上学习和生活的人生不同的列车。在记忆犹新的校园生活的风景中,在难以消失的青春语录里,我们跨过了四季甚至七季的青春年华,把自己的成长与一个更为深远的谱系联系在一起,并且深深地染上了这个谱系的某种底色。可以这么说,在这个月台上,美院关注的是每一个同学的成长,迎来送往的是每个生命的青春史诗。

  汽笛长鸣,又一批美院人登上驶向远方的毕业快车,那是母校对他们深深的期望和祝福,那是生命音响中永远的家园笛声。同时,许院长在演讲中揭开了象山校园满载记忆的老火车头来历的神秘面纱。这火车,承载着太多的隐喻,活在象山校园的田园画卷之中,活在同学们朝朝暮暮的生活视野之中,活在远山回响、内心应和的心灵望境之中。火车头、站台、汽笛,构成了一组关于人生车站的想象话语,也让我们沉浸在对学院母腹的深刻的依恋之中。

  中国美院向来十分重视仪式对于学生心灵的塑造,通过不同节点的仪式来促进学生的成长,成为美院校园文化独特的风景线。在整台晚会上,特别是以“艺术的故事”为主题的“星出发”主题影片,通过4年校园生活的闪现,讲述了他们艺术的故事,献给2014届毕业生。

  在“星出发”的毕业典礼上,美院还设计了一个特别的仪式,身着学位服的所有毕业生在许江院长的指挥下,用右手托起胸前美院“国”字校标和金色长穗,高呼“星出发”,将长穗抛向肩后。这长穗留在胸前,象征着母校的呵护;当它被抛在肩后,则代表着毕业生们踏上了新的征程,将要肩负起新的使命。伴着昂扬的汽笛声和童年记忆的歌谣,各个院系毕业生代表们光荣地走进毕业典礼的舞台现场,接受证书。此外,即将退休的版画系老师陈海燕作为教师代表致辞,这位毕业于美院且任教长达三十几年的老师表达了她对母校的拳拳之忱与对学生的殷殷期望:“毕业生们像那鸽子一样将飞向蓝天,带着母校的殷切希望,将在各种艺术舞台上有着精彩的表现并展示你们对艺术的梦想。”祝福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中国美术学院给所有毕业生订制了纪念徽章,徽章设计融入了“象山”、“国字校标”和新生入学、毕业典礼的专用场地“8号楼”的元素,非常具有纪念意义。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青春,行走在时间的河岸,渐行渐远。孟夏已至,离别的速度和岁月来得一样的快。漫长而又短暂的大学生活犹如漏斗中的砂石已悄然流入昨日。“此时,站在漫漫求学道路中这一换乘站的路口,我和在座的各位一样,万千思绪中最多的是不舍与留恋”。正如毕业生代表致辞中所说,毕业总是与怀念联系在一起,昔日的点点滴滴,林林总总,历历在目。象山校园的青山夏花冬雪,南山路上的梧桐绿了又红,转眼之间,四度春秋。学院于他们来说,是一个精彩舞台,是一座纯净的象牙塔,更是一个大熔炉,将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熔铸,又煅烧出每个人与众不同的精彩。在这里,他们共同许下“无愧于湖山的心灵约定”;在这里,秉承学院诗性文脉的传统,争做“四通”人才;在这里,学艺术,学做人,“劳作上手,读书养心”;在这里,坚持脚踏实地,也敢于仰望星空,逐梦葵园。

  如今,毕业生们怀揣着对这如画一般诗性湖山的留恋,再次启程奔赴各自崭新的明天。而不论前方是坦途佳境或是艰难险阻,都应该常怀青春的激情,存持创造的敬意,通达为人的道理,坚持内心的追寻。这是学院育人的箴训,也是青春塑造的信约,更是美院人对这湖山文脉的继承,对这学院85年历史使命的担当。无论将去何方,无论将来何样,美院家园给予毕业生坚强,历史使命赋予毕业生力量。母校,万岁!青春,万岁!


美术报 时评 00004 从“马上火”到“星出发” 2014-06-28 3525532 2 2014年06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