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拍卖

读刘奎龄《双雉栖枝图》

  刘奎龄, 字耀辰,号蝶隐,自署种墨草庐主人,榜其庭院曰“怡园”,故画中常署“怡园蝶隐”,其画斋名曰“种墨草庐”、“惜寒堂”。与刘子久、刘芷清、陆莘农(陆文郁)、萧心泉合有“津门画家五老”之称。刘奎龄先生自幼学习郎世宁画法,研究五代、宋、元诸家,尤其是明代吕纪、清代沈铨的画技,并将西洋画之色彩、透视比例融合于中国传统工笔国画之中。他通过反复探索将西方水彩画的“湿画法”与传统中国画的“没骨点染”相结合,首创能准确表现动物皮毛的“湿地丝毛”技法,作品生动逼真,令人耳目一新。除了花鸟、虫鱼、家禽、人物、故事、风俗等传统题材,刘奎龄最抢眼的作品是大型走兽,如狮、虎、豹、鹿、马、驴、猞猁等。此外,刘奎龄笔下的猫、犬、猴、羊、兔、松鼠等小动物也充满了灵动的生命力。这些小动物被刘奎龄用画笔定格在一个个经典的瞬间,且纤细逼真,神态自然,在中国近代画坛独树一帜,成为传世精品。

  此幅《双雉栖枝图》为刘奎龄写于1930年(46岁),绢本工笔彩绘。在刘奎龄先生年谱中曾有记载:“四十六岁 (民国十九年1930年)庚午携刘继卣会见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近代著名书画家爱新觉罗·溥儒、知名人士爱新觉罗·溥傑。为兰如作《怡园晓露图扇》、为梦香作《苏武牧羊图扇》、《仿郎世宁牧马图扇》、《母子情深图》、《关山行旅图》、《伺机出动图》、《双雉栖枝图》、《花鸟四屏》等。”显刘奎龄中早期翎毛画典型特征,在习古人承院体工笔重彩的传统影响下,采用徐崇嗣、沈铨等院画风格,运用没骨、隐线勾勒等技法,表现出画法细腻、形象准确、赋色浓艳、堂皇富丽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刘奎龄自创的渲染撕毛法及减笔没骨法在这幅作品中都得到很好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刘奎龄扎实的基本功底和高超的绘画技艺,不愧为其经典之作。

  刘奎龄作品的艺术价值已受到画界、学术界、出版界、收藏界的普遍关注。曾先后出版《刘奎龄花鸟画手稿选》,《刘奎龄画选》,《刘奎龄画谱》,《刘奎龄画集》(三册本),《刘奎龄白描画集经典》,《刘奎龄书画鉴定》等书籍。他的作品价格在拍卖市场也一路走高,特别是近两年上涨愈加迅猛,据雅昌指数统计:京津画派中刘奎龄、陈少梅、徐操等艺术家作品平均价格涨幅居前。刘奎龄《双雉栖枝图》,嘉德拍卖1996秋拍4.4万元成交,到2013年北京匡时春拍这幅作品以74.75万元成交。据雅昌网统计,2000年刘奎龄作品每平方尺平均价格指数2万元左右,而到了2013年刘奎龄平均价格指数已达20万元左右,从最近的拍场行情看,其作品价格还远未到位。


美术报 拍卖 00011 读刘奎龄《双雉栖枝图》 2014-10-18 3656087 2 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