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3版:深读

让国学思想
回归日常

记参加“国学修养与书法”
高研班汇报展
暨第二期授课有感

  《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请全文背诵孟子提出的男子汉大丈夫所要具备的3大标准,其中“富贵不能淫”的“淫”是为何意?

  面对如此考题,你肯定会说:是初中生、高中生在随堂测验吧。是测验,不过“应考生”则是屡获奖项的书法家们。这是“国学修养与书法”高研班第二期授课的第一堂课,一开课便给学员们来了一次“震撼教育”:每位学员5分钟,随机抽题,背诵题目所给出的提示背诵“四书”选段,并解释选段含义。

  当然,这还不是最难的,记者也跟着学员们一起测试自己,当4位主考教师逐字逐句“抠”字的含义时,脑袋忽然一片空白,不禁产生了“难道不是这个含义吗?”的错觉,如此情形,堪比高考。“紧张死了,紧张死了,上次这么认真背书还是在一二十年前的读书时代。”

  “上课时间短,必须靠课后自己的学习,就‘四书’这些内容的背诵,我从上次课程结束后就一直在准备,能理解其中含义,但要完整背下来,有困难。”一位学员在测试后表示。到了三四十岁的年龄和已有的理解能力,还有背诵原文的必要吗?

  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洪武表示,背诵不仅需要而且很重要:“背诵,不仅是为了考学员的记忆力,更是为了鞭策学员们能更深入地汲取古代的思想和精华,而不仅仅停留在‘看过了、读过了’的状态。”

  这次来真的了!

  确实如此。翻看第二期的课程安排,《诗品》、《文心雕龙》、《易经》这些经典书目,都在其中,“四书”这在国学学习中绕不开的经典著作,6月第一期的授课时便作为主打课程;而在接下来的2年半内,学员们还将系统学习包括文史哲的20本必读原典。

  冷静下来想,把学习国学知识当做是一项课程,一板一眼地上课、考试,不能说是走形式,但确实也不用把它看得过重。

  “国学”,这词已经火了很多年,各种电视节目,社会活动,甚至标语,都打上了国学的标签。记得有一档节目《中华好诗词》,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挑战背诵诗歌,包含了古代诗歌和现代诗。选手们“彪悍”的表现让人目瞪口呆,李白、陆游等高产诗人的诗和各年级教科书中涉及的诗歌自然不在话下,一些对普通大众来说相对陌生甚至是生僻的诗歌,个个都是倒背如流。在开了眼界、长了知识后,却也不禁要打个问号:他们体会到了诗人各种表达的意境了吗?还只是纯粹的熟能生巧,将诗歌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

  书法也是如此。在古代,作为书家和文人,似乎没有人把能用毛笔写字当做是一项才能。用毛笔写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记事、抄书、传情达意,仿佛是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天赋。当然,这跟时代也有关,就如同现代人能用圆珠笔写字,用键盘打字。会不会写是一回事,写得好不好、格调高不高又是另一回事。临帖临得惟妙惟肖、以假乱真,真的就会写书法了吗?

  背诗也好,书法也罢,只有将其中的精华融入,体会出它真正的价值,才能运用自如,自成一派,才会不是 “匠人”,而冠之以“家”。正如中国书协副主席胡抗美在看完学员们作品后表示的:“书法是表情达意的,国学知识的缺乏,书法只能处于一个技术的表达状态下。书法中情感的表达、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墨色的变化,都需要国学来支撑,否则完全无余力去考量。”

  积累,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有让国学融入生活,才不会觉得艰涩和困难,才不会“压力山大”。“国学修养与书法”高研班所开出的20本书单,多,也不多,从今天起,花一点时间去阅读、背诵和理解,每天消化一点点,养成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也许,这正是这个高研班所想要的。

  以国学高研班授课教师林岫老师的生活状态共勉:在医院排队时,看到“骨质增生”,便想着有什么能对上这个词,又能将平仄等格律运用其中,结果得出“心肌梗死”,豁然开朗,乐趣无穷。


美术报 深读 00023 让国学思想
回归日常
2014-11-08 3678133 2 2014年11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