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评论

厚而润 闲而趣

——王璜生谈父亲王兰若的“变法”

  近日,“九九变法”王兰若作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展览以王兰若先生的“九九变法”为中心,通过近百件作品与文献从他的师承、交游、写生、变法等方面立体地呈现其丰富的艺术历程。王兰若1911年出生于广东揭阳,如今已104岁高寿,依然孜孜不倦进行创作,令人为之感叹。他一生专注中国绘画艺术,早在上世纪30年代便负笈上海美专求学,深受传统艺术的熏陶,同时也接受了现代美术教育及外来文化的濡染。学成归来,他在平静温润的潮汕大地上,一边手执教鞭,教书育人;一边挥笔创作,以静美的心境描绘南方地域的风情景物。在他的作品中,都体现了独特的艺术“慧眼”、“慧心”、“慧手”,他赋予了传统题材及现代情景以自己的感受、诠释和表现。

  王兰若先生在99岁之后的绘画有一个重大的转折,或称变化,也就是说从他早期及之前的“清逸”、“以形写神”、“生动”为主要风格特色,变化而为“厚而润、闲而趣”,这种变化一方面可以说是重大的,与他身体的变化,与他的人生历练和艺术修养,及所形成的“人书俱老”的生命境界有关;而另一方面,又可以探究和追溯到他前后画风微妙相通之处,而且,这其中有一种一直贯通的艺术思想和审美意识存在着。

  从“厚”与“润”来说,王兰若先生早年求学于上海美专,从诸闻韵、黄宾虹、王个簃、诸乐三等“海派”大家学习及交往,从视觉积累和美学认知方面,对“海派”艺术的厚重、温润的艺术特点有较大的认同,从王兰若先生1935年上海美专毕业纪念画册上《柳鱼图》,可以看出他对海派笔法墨法的研习和掌握的程度,而同时,我们在《柳鱼图》上又看到他笔墨中的秀逸,秀逸中有温润滋厚,这一直是王兰若先生绘画风格的特点。而同时于1935年创作的《坐镇》,画的是一老松树和一猫头鹰,而署名“王者”,无论是题材、笔墨,还是“王者”的署名,都流露着他年轻气盛、意气风发的抱负。他生平中特别喜欢在兰花作品上题写这样的词句:“写兰须得劲气,然风致也自不可少……端庄什流利,刚健含婀娜”。我们似乎在王老的艺术中看到了一个秀逸温润而同时凌厉厚实的王老,这正是他绘画思想中一直确立着的美学原则。

  王兰若从上海毕业后,相当长的时间居住工作在南方潮汕地区。潮州的历史、风物、人情、工艺、气候、树木花果,多姿多彩,为他提供了一种情感及审美的认同和归属感,而作为潮汕人那种精细聪明、眼灵手巧,心手相受相生的所长,也在这相得益彰的土壤里得以实现。

  我们可以从王老生平的经历及面对艰难现实所体现出来的人生态度,以及他日常生活中不经意流露出来的风趣感和幽默感来理解他的“闲”、“趣”。王老先生无论在“反右”时的劳动改造农场,还是在“文革”中下乡于破庙之中,他都能安静地将水泥袋洗得干干净净,一笔一画、一点一滴地认真画他身边的机器,还详尽记下各种机器的各种功能;他能够在一天繁重的山林劳动之后,在蚊子如潮涌的破庙的夜晚里,安静认真地画他的《四时景色图卷》,这可见他心之“闲”,之超然于现实。另外,王老先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一些风趣幽默的语言,经常会将一些现实联想或转化为幽默的一笑,有时候是苦涩的一笑,有时候却是开怀的大笑,有时候是自乐自笑,笑得很灿烂很童真。他晚年有时候回忆起童年时的生活,及当年童年眼中看到的周围亲戚大人们的样态时,他都会笑得眼泪都流出来。

  其实,这一切都构成了王兰若到了期颐之年,艺术风格从之前偏重于“以形写神”的清逸与生动,逐渐转化和纯化为“厚而润、闲而趣”,在看似信手涂抹的绘画过程中,老辣凝重的用笔,复加积染的用墨,胸中不断涌现的“人生乐事趣事”,形成了了无火气的艺术化境。

  王兰若的“厚而润”具体表现为:既不一味肆无忌惮地泼辣恣肆、粗悍狂野,也不似以前的劲而秀、飘而逸,而是一种来自于生命和岁月所生发出来的无为而为的老辣、沉稳、凝炼的用笔,看似不经意而笔笔在心中。看王老作画,他有一种不达己意,绝不停笔之感,因此,他画不断地积墨、涂写、点染,使画面无限丰富丰厚。如他晚年的墨梅、菊花、山水、兰竹,甚至平时不多创作的人物,都具有这样的丰厚、苍润的风格特色。而另一方面,在这样的“厚而润”的风格特色之中,却益发透露出王老先生人生境界中永远的“闲而趣”情性,丰厚苍润的笔墨造型,通过题材、内容、意境构发出心中的那种潜藏而永远的闲情逸趣,那种对人生美好的永远的怀想。他画的《苏东坡人生十六快事》,画的《公鸡也护雏》,画的山野中《风乍起》,飞鸟满天,画的童年的《放风筝》、《鱼塘一景》等等,这样的题材他以前很少画到,也很少听他提起,但是,到了期颐之年,耳有些背、精神及反应有些缓慢,而在他安静的心中,却不时涌发出这种对人生、对生命无限怀想的美好。

  这正是王兰若先生达到的人艺俱老俱化的生命境界。


美术报 评论 00013 厚而润 闲而趣 2014-11-08 3679821 2 2014年11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