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今天能考上中国美院吗
■本报首席记者 蔡树农
孔子、孔学今年连续得到了中央高层领导的高度关注并发表推崇性讲话,其释放的积极信号可以有多种解读,有一点则非常明确,即对主张仁和的教书育人观的重视。孔子终其一生,最伟大的光耀就是做了“述而不作”的教书先生,就是培养了各怀风骚的“三千弟子”。他的万世师表的儒家学说,被奉为儒教、孔教,长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中国政治、中国历史,在世界文明花名册里,他也是屈指可数的几位殿堂级人物。儒雅、儒术、儒将、儒官、儒士、儒商、儒风等,凡与儒字搭边的差不多都是褒义词,尽管诗人有“儒冠多误身”的感叹,但我们头脑发昏喊出“打倒孔家店”、“批孔”的严重后果又是什么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易,树人难。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壮大,高考、高校、高教一直作为热词牵动家庭社会的敏感神经,有人欢喜有人悲催。曾几何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艺考成了香饽饽,艺考生培训基地在一些艺考红火地区连锁扩张——招兵买马,生源滚滚,财源滚滚。滚滚红尘深处,又多了悬梁刺股、上下求索的“艺举”考生。考中了,呼亲唤友,“三‘巡’过后尽开颜”;考不中,“赔了夫人又折兵”,有些甚至落下心理疾病。艺考生培训机构明的暗的,收费永远是水涨船高居教育培训第一位的,钱交了才是硬道理,所以,哪管白猫黑猫,不是艺考的料,就算是水平极差,照样款到即进、款到即教,从来不会拒人门外,这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唯利是图的一种教育模式,是所有艺考生培训机构普遍存在的“德性”。即便有考不上继续免费再学再教的慷慨诱饵,大家都懂的原因,三学三教、四学四教还考不上,不神经错乱已是幸运,岂有脸面再呆下去,还呆得下去?
10月29日,中国美术学院生源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传出喜讯,让艺考生不进培训机构就能考上美院。本报负责美育版的记者江凌第一时间发回报道:“中国美术学院的优质生源基地建设本着‘互惠互利、固本培源、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引领作用,加强对生源基地学校教学师资的帮扶力度,组织相关教学单位在生源基地实验学校开展大学先修课程、中学选修课程、学术论坛、教学实践等形式的教学活动,提升中等艺术教育质量,鼓励生源基地实验学校加大中国画、书法学等传统学科专业的人才培育力度,扩大其招生数量和规模,选派中国美术学院优秀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生源基地实验学校一线教学实践工作。生源基地所在学校强化以‘三全’育人为核心理念、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充分发挥地方优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从而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显然,中国美术学院决策部门认识到优质艺考生对品牌艺术院校可持续精英教育的重要性,发现艺考培训生过于应试而疏于综合文化修养的学习提高,从而导致学生除了书画技巧基本功四平八稳的“优秀”,在创造性、思想性方面却趋于贫血性“休克”,甚至后继乏力、江郎才尽。中国美术学院建设全国生源基地的蓝图,其中的关节点就是提前在所“任命”的优质生源基地、生源基地及培育基地介入了高等艺术教育方式、方法、方向,启智、启心、启迪。它的直接好处之一:避免旁门左道;之二:利于营养周全;之三:避免文化断层;之四:减少师资浪费。如果“基地”运作贯彻到位,还能有效减轻艺考学生经济负担。反过来,下“基地”的中国美术学院指导老师顺风顺船又能考察“巡视”基层基础教育,为美院胸有成竹地因材施教、因地施教、因人施教制定更科学合理的艺术教育体系大纲,对打破东西南北区域性偏见招生,亦是功莫大焉。
提一个小建议,是不是能够进一步提高级别,加大“巡视”反馈的力度,添置推荐或“钦点”直录生名额,让遗珠之憾之事逐年降低,至于扩大招生数量和规模,似需暂缓执行。以中国美术学院业内龙头老大的口碑实力,做些善意公正的“反常”举措完全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的反响,不妨试试看如何?从艺考生角度分析,越早越年轻进入艺术状态并得到系统、强化、规范的训练,知道打活靶,对他们将来的艺术前程会影响深远。“基地”计划特别“鼓励生源基地实验学校加大在中国画、书法学等传统学科专业的人才培育力度”,这不是中国美术学院拿自己的教学强项“强奸民意”、推销自己,只不过再一次提醒和要求中国的艺考生,无论选择纯艺的国油版雕书法,或者是实用设计、建筑动漫等,丧失中国传统核心书画艺术启蒙、熏陶、培养,其实等于丧失了艺术的国格、人格,长期的西化异化必将釜底抽薪,摧毁5000年中国艺术文明的香火传承。一个没有根脉的艺术者,要想他有天才的创造几乎是不可能的。杂交品种与转基因品种的根本区别即在于前者可以繁衍,后者则断定绝后,是故,转基因艺术的恐怖便不言而喻了。防止转基因艺术大肆侵蚀中国本土艺术,学习重视人格精神感化的中国书画是最好的防御。
行文至此,诗人朋友苇子给我手机发来一首诗:“我走在心里面,走在蓝的低处。我会像多叶的植物那样,很轻地呼吸,舒展。细小的思绪如叶子颤动,传递,扩散。或者,像某片没有旁人的湖水,安静地倾覆,不挣扎,不抗拒,只是自由地漫溢。这正是我想要的内心模样。”艺术,仅仅只是艺术是不够的。既然艺术是保证净化人类精神的载体,则艺术院校、艺术培训机构、艺术考生都要思考解决为什么要学习和从事艺术的问题,不容置疑的一个现象是,围绕利益驱动的艺考产业里里外外已经变得非常浮躁、混乱,不干净了,虽然大家都在鼓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学员,可真实情况,“不挣扎,不抗拒”的“安静”早无踪影,“走在心里面,走在蓝的低处”的梦的幽逸也是遥不可及,“很轻地呼吸,舒展”更是美丽的奢求。空气中弥漫浓厚的欲望,很难看见“多叶的植物”“想要的内心模样”。
我们仍然回到孔子、孔学。礼乐射艺四全的孔子要是到了今天,会做一名艺考生乎?能考上中国美术学院吗?他的一套“人之需”的儒学能不碰壁而大行其道吗?中国美术学院现在设定生源基地,那生源基地又该如何招纳下一级的生源呢?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眼下“觚不觚”的东西太多,身教重于言传的孔子“觚”的叹息是必须好好听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