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60版:展事

前言

  有一类艺术,力求使观众通过可见的姿势,理解其中表现和释放出的情感和富有情感的信息,这就是兴盛于20世纪初叶的表现主义艺术。观胡溧先生的画,表现主义艺术的定义成了他创作风格的最好注解。

  胡溧先生出生于中国大都市上海,从小浸染海派文化,对中、西文化的异同有着与一般中国画家和文人绝然不同的认识与理解。他那遭受外族入侵所受苦难的家庭印痕,以及由此而生之家国恨,有着常人难以窥透的深刻。尤其在定居异国他乡,那种文化差异之突兀感,强使他从别样的角度、别样的层次思考趋同的交叉点。他的思考无疑是痛苦的,作为一名艺术家,一名美国名校美术学终身教授,他的文化冲突的煎熬也常常遭遇学生的不认同。他的这种处境在表象上让我在贝克曼的《夜晚》中发现了许些,这位表现主义大师所呈现的人间生活的惊愕令人怜悯和同情,甚至令人揪心。但是胡溧是一个坚定的挑战者,他不仅挑战现状,也挑战自我。在谈到他自我身份的时候,他曾说,“我更像是个世界公民。”他以为他的薪酬地并不能框定他奔放的思想和对文化祖国的认同。

  在艺术上,他的这种思想成为了一个时期的主题。他创作的大量作品是强调理性,强调主题高于形式。但是当他创作巨画《南京大屠杀》时,他的文化冲突再次淹过思想之堤,在艰难中他选择了“风险”。没有将这一华人熟知、家喻户晓的题材,定势定形定格,即用常规的思路,常规的语言表达。他力使从各个角度探测它,最终他从文献入手。他阅读了大量二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罪行史料。整整用半年时间阅读研究文献,目的是要让美国人知道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有一次他问他威斯康辛大学的学生,你们都知道犹太人被德国人追杀,也知道纳粹集中营,可否知道日本人对中国人有着同样的血债?学生竟无人答上。症结在哪里?他翻开儿子的高中历史书,发现美国的历史课本根本没有日本屠杀中国人民的内容。1997年华裔女作家张纯如以史书笔法写作出版了《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在全美引起轰动,成为当年度畅销书并获得麦克阿瑟文学天才奖。张纯如让全世界(英语国家)了解了1937年南京发生的那些事。2009年,由陆川执导的《南京!南京!》问世,并很快得到了国际公认,获得第5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奖。同时中国的学者通过媒体将此事推到了高潮。此间,胡先生认为时机已成熟,并在潜心研究同时开始着手构思,但经受多种苦难的他,一想起历史的往事就无法忍受,“在做研究时,前半年睡不好觉,思想进不去,心平不下来,画不下去。”他如是说。

  这么一个具有强大思想力的画家,在调整情绪之后,着重考虑在艺术方面的中美(西方)平衡与互会。他不愿争席议论,也不愿放弃自我挑战。将油画、中国画作了多层面的结合,将这种结合体现在一幅全新的巨著《南京大屠杀》之中。在电话采访中,胡溧先生不回避他的冒天下之大不韪:“我真的将西画和中国画糅在一起了。我用横幅长卷形式,将画面分成三个部分。画面中有书法题录与红色篆刻印章。几个人物头像都是被遭残杀的无辜平民的名字构成,几张小的图像也是如此……把国画和书法都颠覆了一下。”这幅作品是以老少咸宜的画面呈现了“战争与南京”、“日本侵略与中华民族的灾难”。胡先生认为用艺术表现南京大屠杀是最佳的形式。但这幅作品完成后在谷歌网站上发表,立即遭到来自日本右翼势力的反对,他们要求谷歌撤下,网站迫于压力,撤下了图片,这激起了华人的反对,同样迫于压力,谷歌又将图片上网,上上下下几回拉锯,成为此巨作诞生的坎坷遭遇。2014年此画在人民大会堂展出,参加专题展,被专家高度肯定。“南京”一画是胡先生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成功一例。虽然他说此画注重了形式上的革命,但正如当年高更“拒绝欧洲文明,用情绪化的形式和色彩来庆祝另类的生存方式”一样。他用情绪化的中国形式表达了他的生存方式。也如恩索尔“用具有冲击力的技巧来表现令人震惊的主题”。很自然,他关注了形式背后他一向热衷的“主题”,并让其走向崇高。

  在此不能不提及他的另一幅大画《女娲留下的两只鸟》,此画极具神秘主义色彩。但在构图与画面形象的处理上,胡先生煞费苦心,凭空添画了另一只鸟,只是不让美国及西方观众产生女娲之后是一条诺亚方舟拯救了人类。世界具有多样性,文化具有非唯一性,行为不是单边主义和宗教式的膜拜,富寓警示意义。

  他是一位沉重的思想者,是一位理性的文人,是一位忠实刻录当代情绪的绘画大家。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还可发现他善于呈现问题,通过人物行姿,将问题艺术化是他与读者沟通的方式与建立平等关系的桥梁。他的每一幅画都创设了中国式的想象空间,给观众以理解的自由。

  宁波市文联副主席、宁波美术馆馆长 韩利诚


美术报 展事 00060 前言 2014-11-08 3678211 2 2014年11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