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小议《艺术史的语言》翻译
■王亮
《艺术史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art history)是10位西方学者对艺术品和语言学的关系进行的讨论,剑桥大学在1991年出版发行,江苏美术出版社在2008年授权引进,由王春辰教授与两位学妹李笑男、杨扬一起翻译。这本书隶属于常宁生、顾华明主编的《西方当代视觉文化艺术精品译丛》,虽然相隔17年才引进,但有价值的当代艺术理论,其时效性应该还在持续,在此感谢多年来一直关注西方当代艺术理论的常、顾二位先生。
学术中的术语,有具体指向的客体则容易对应,(比如考古学中的术语“屈肢葬”、“仰身直肢葬”、“二次葬”)。而一些抽象概念的术语则不易翻译,比如希腊文的ekphrasis意为“说出、告知或者充分的描述”,拉丁文译为descriptio,指“那些以语词来实现的各类栩栩如生的描述”,随着时代发展,逐渐也指称诗歌与绘画、词语与图像的关系”(葛加锋《艺格敷词【ekphrasis】:古典修辞学术语的现代衍变》,《美术史与观念史》第六册p42-63)西方艺术史学界很重视这个词汇,所以范景中先生把这个词翻译为“艺格敷词”,如佛教中“罗汉”、“尼姑”一样采用音译和字义结合的译法。该书《艺术史的语言》也出现一些术语,如王春辰先生将Presence这个单词翻译为“在场”(本义为:存在;出席;参加;临场效果等),如果翻译成“呈现”可能会容易理解。eidos翻译成“类”(本义为:文化之内涵),underseens 翻译成“不足以看”,given翻译成“给定物”,连篇累牍这样翻译不准确的术语,加之混乱的语感,导致前3篇文章读起来如行夜山,不知所云。译后记里王春辰谈到这本书“理论思维高度抽象,新的术语连篇累牍,”所以经过反复斟酌推敲,“有一些专门词语也是几次转换”,而本书读起来最佶屈聱牙的前3章是王先生翻译的,两位学妹的翻译还比较容易读懂,我想这就是中文语言组织能力的问题了。
我觉得以后这类西方的学术著作,既然获得了授权,没有称职的译者,就尽量呈现原文,中英双语出版,翻译仅作为参考,供读者自己理解原文。这些年很多字幕组对电视剧中的情节、内容、背景及台词中的隐喻都会在屏幕上方作出注释,学者教授对于学术著作的态度,不能连一群业余学生面对电视剧的态度还不如。现在关闭了字幕组,我们更需要学好外语,需要接触更多原文去感受到语境,不能让错误的翻译影响读者的学习体验。
季羡林先生说:“译者的任务是,殚精竭虑,把原著的形与神尽可能真实地转达给使用另外一种语言的民族或人民,使他们大体上能够领略到原著的真实面貌。”翻译家的学术水准、文字素养与外语水平都需要相当高的造诣,因为“翻译比创作难。创作可以随心所欲,翻译却囿于对既成的不同语言文本和文化的转换。要想做好翻译,懂外语,会几个外语单词,拿本字典翻翻是不行的,必须下真功夫,下大功夫。”(《〈罗摩衍那〉的汉译问题》)
现在高校教育非常流行导师带着学生一起翻译西方著作,一方面提高学生外语修养,同时做到教学相长,当然还能作为教师学生评职称用的硬件材料。这种事半功倍的学习模式值得发扬,但是在面对出版物时则需要非常严谨,很多翻译著作中由于做得不严谨导致的错讹与疏漏,会让作者、译者、读者都受到不好的影响。
导师带领研究生对西方本专业学科不断更新再版的教材及时翻译引进,有益于我们开拓眼界和知识范围。比如北师大研究生在导师带领下集体翻译Jerry M Buger的《人格心理学》一直在跟随西方更新的进度,但我国译本每一章节都会漏掉很多心理学术语的英文标注。相对较好的则是Allen,B.P的《人格理论》第5版教材,每一章节都有心理学家理论相互比较的图表,问答性或批判性思考的题目,还有导师的电子邮件以供互动。《考古学“关键词”》介绍55种考古学方法,每一篇后都会有“建议阅读”、“深入阅读”的推荐文章,这让我感受到西方学者在编辑教材时更注重客户体验,为了学生更深入全面地对本学科进行了解,不厌其烦地列举参考文献,关键词释义,人名索引,包括一些细节:教材纸张的选择;教材如果内容太多则会分装成册;正文中注释的位置一般都在页脚,而不是排列在章节甚至是全书的最后,不会为了排版方便而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字体大小和字距都让阅读过程感到舒适;图文一般都排版得非常考究,图片注释详细充实;不会为装饰效果影响内容检阅。如果范景中先生已经主编了14册的《美术史与观念史》以后能把每一期的内容印在封底,则更方便读者查阅。好的书籍在细节处能体现出更多的人文气息。
治学的态度首先是认真,对待自己著作的态度代表着一个人的品格。本文标题原文是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认为,每一本教材和学术著作,其实比书法与绘画还要体现作者的修养和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