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在器中
做瓷如做人
■本报记者 唐永明
青瓷,明如镜,声如磬,温润如玉,晶莹如翠,被称作“瓷中之母”,以其敦厚玉立的造型体态,拙朴自然的釉色纹片和高雅清淳的艺术风格享誉中外。在中国青瓷烧造技艺的历史长河中,是龙泉人把青瓷推向了顶峰,龙泉青瓷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陶瓷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月24日,“道在器中——中国龙泉青瓷臻品品鉴会”在北京银行杭州分行举行。80岁高龄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侯文与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王传斌、夏侯辉、王利军等创作的100余件青瓷作品在品鉴会上亮相。藉此契机,4位艺术家也分享了他们的青瓷创作经历,让我们对青瓷的品和鉴,平添一分内涵和奥妙。
“我创作的敧(qī)器,是根据新石器时代一种盛水的器皿的启发而衍生设计的。它的器型很有意思,里面空的时候会自然倾倒,很容易灌水,水装到一半,重心低稳了,便可以直立放置,待水灌满,重心上移,又会倾覆。这正是‘满招损,谦受益’的生动写照。” 夏侯文说。
这样的哲理和启示对如今许多人来说都会受用终身。
夏侯文是中国青瓷类仅有的4个国家级大师之一,他提到的这个作品,名为“龙泉青瓷敧器”,是其独创的得意之作。
夏侯文祖籍江西分宜。196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从业56年,见证了龙泉青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与青瓷为伴,秉承着作为工匠、艺术家的专注与坚守的精神。
此次他带来的许多作品,如哥窑的“龙凤纹贯耳瓶”、“龙纹扁瓶”和“龙凤纹梅瓶”等,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夏侯文艺术创新及个人特色。特别是“龙凤纹贯耳瓶”,赋予了传统意义上的哥窑以新的内涵。
“哥窑的釉厚,釉面开片极具特色;弟窑胎体厚度薄,釉色光润纯洁。所以这个瓶我采用了‘哥弟结合’的创新工艺,难度非常高,最后呈现的作品主次分明,大小开片完美结合,这是前人所没有的。”夏侯文自豪地说。
王传斌在30多年的青瓷生涯中,也创作了许多构思新颖、独树一帜的作品。他的《回纹文具》、《熏香系列》、《紫口文房》等作品曾在中国各大陶瓷比赛中获得大奖。
王传斌十分善于吸收生活中各种元素为己所用。他分享道:一次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太湖游玩,觉得湖中的太湖石独具风骨,此时一阵风吹来,水波荡漾,衬得太湖石非常的漂亮,他立刻抓住这个感觉,回去后创作了《太湖印象》,独具创意地以洗练的太湖石作钮,周边配以一圈圈的波纹,器型简练,没有半点拖泥带水。梅子青釉层丰满,色泽纯正,表现出太湖幽幽碧水的制胜境界。即便是不懂瓷器的人,也能立刻被这样的雅物所吸引。
对于自己的作品,王传斌总是抱着近乎苛刻的眼光。他说:“做青瓷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喜欢青瓷的人负责。”正是这种追求完美的精神。才让他的作品保持了良好的生命力。2008年,王传斌在专研传统装饰如何创新的过程中,创造了金属镶嵌陶瓷作品“金镶玉”系列,集青铜器的端庄厚重与青瓷的温润如玉于一炉,堪称龙泉青瓷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这种巧妙的结合,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夏侯辉的作品则十分注重设计感,追求一种简约、舒朗、大气的风格,他总能把一些元素符号完美地和器型相结合。他介绍说,过去用柴窑烧制时,温度、用材、时间等每一个因素都会影响制瓷的成败,废品率很高,如今的技术先进了,能够更加好地控制,普通瓷器产品的合格率已有9成多。但对于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来说,这并不是个准确的数据。那些稍有瑕疵,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无论花费了多少心思和精力,哪怕在别人眼里这已经是个不错的东西,能够卖上好价钱了,也会立即被抛弃,留下的,只能是代表最高艺术水准的精品。
“对于青瓷的设计制作,虽然有行业的国家标准存在,但我们许多时候用的都是自己心中的标准。因为这个标准早已超越国家标准,这是一个艺术家用自己的艺术生命制定的标准。”夏侯辉强调说。
而作为夏老弟子的王利军,同样秉承了这样的理念,十分注重造型和纹饰设计,其对器型上釉色大开片的规律性控制出神入化,是绝活之一。在谈到古老的青瓷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时,他认为,必须潜移默化地融入现代的一些元素,现代的年轻人喜欢的一些前卫的观念,但不能改变青瓷的传统根基。
“南宋青瓷经过几百年时间的历史沉淀,呈现出自然的、如玉般的温润光泽。这是现在的青瓷作品无法企及的,也是世人喜爱南宋青瓷的重要原因。现代工艺仍然无法百分百地精准控制釉色。青瓷发展,还需要更多工匠和艺术家的努力和坚持。”王利军说。
综观4位大师的作品设计和艺术特色虽然各有千秋,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要创作出“具有真正艺术生命力的作品,一万年都可赏可用。”这是他们一致认同和正在践行的。艺术家有这样的理念,他们的作品才会让喜爱青瓷的人增添一分信心,更多一分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