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2版:展事

指向与意义——“第三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解读

  2014年12月23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联、浙江省文化厅、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辑页掇英——第三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内首创的中国画双年展,三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的每次展览都引起了业界的瞩目和热议。值此,回望和思考其得失有其意义所在。

  一、主题:从精神核心到形制表达

  第一届中国画双年展以“意之大者”为题,意图在当下中国画创作中重新倡导“写意”精神,并“凸显中国画写意精神所涵蓄的民族文化气质和美学内涵,揭示这种精神在民族维新的历史命运中的根源性意义”(许江:《意、写及其大者——首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主题思考与自诘》)。这一届中国画双年展在策展的思路上,还处于摸索的状态,但起点高、立意深远,对展览的把握从中国画的精神核心上进行了推动。在这一届双年展的策划上,从画家的选择、展览的组织和双年展学术论坛的策划上,都以大手笔的姿态向世人呈现了“杭州·中国画双年展”试图为中国画把脉、研究中国画的基本命题和引导当下中国画发展方向的大格局。

  第二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的主题是“长卷视界”。在主题上,这一届的展览开始向中国画的形制上转变。这个思路,是从中国画的“独特性”角度考量的,策展者所面对的世界,从第一届中国画内部精神核心的思路中跳脱出来,进入到一种在世界艺术史的范畴看待、比较中国画的横向维度——这种形式,体现了展览的组织、策划团队对于展览的长期延续性所作的思考。无疑,卷轴形式是中国画区别于其他民族绘画的重要特性表征,因此从形制层面上切入的也能比较充分地体现中国画特征所在。卷轴作为一种中国画特有的装裱形式,有中堂、条幅、横幅、斗方、册页、扇面、长卷、屏条等不同的称谓,在古典时期即有特殊的展示和阅读、观看方式,而在现代语境中又面临新的展陈方式的更新、升级,这一系列的命题都具备了特殊的切入点和精神指向。其中,手卷和册页的阅读方式涉及到历时性的审美,跨越图像与摄像,是中国书画传统中最具特色的形制。

  第三届双年展的主题是“辑页掇英”,即以册页形制的探讨作为展览的主题方向。因此,第三届双年展在某种程度上是第二届双年展在历史观看方式上的延续。册页的翻折和手卷的延展都注重绘画审美在时间性上的绵延生长,但册页又别有一种可断可连、似断似连的延展方式。以册页为创作体裁,可以与当前国内任何一个重要展览的形式拉开差距的,策划者“试图通过播布与更新中国画册页这一种古典审美中的独特范式”,来彰显中国画学“函锦邈于尺素,吐滂沛于寸心”的视觉观感和品读哲思(《辑页掇英——古典审美范式中的中国画册页》)。通过册页以小观大的审视和反复的品读,传递古老形制的当代表达,体现出中国画精微的笔墨表现和宏大的精神指向。从目前的展览效果来看,这个注重尺页间的绘画展览形式取得了别样的成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将第三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与2014年12月在北京展出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展相比较,认为“全国美展是中国美术全景式、综合性、带有一定普及性的专业展览”,而“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就是一个成名艺术家的精英展”, “与全国美展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美术的展览体系”。 而在双年展组委会执行主任、艺术总监许江看来,中国画双年展的平台模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目前国内某些展览机制带来的弊端,其真正的意义在于整塑了当下的绘画研究、激发画家们的创新力量。

  与全国美展这样大型展览不同的是,“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开辟了不同于全国海选的另一条新路。展览借鉴国际双年展的策划思路,采用策展人制度,通过策展人提名有学术成就、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参加展览。短短四五年时间,杭州中国画双年展邀请了95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知名画家参加展览,显示了其学术号召力和强大的平台功能。刘大为评价“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有力地推动了当代中国画进一步探索、深研中国画千年传统,并藉此引导人们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取得的成果是令人鼓舞的。”(钱晓鸣:《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谈第三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作为一个由地方省份发起的全国性中国画展览,能够建立起一个被业界普遍认可并得到一众名家响应、参与的公共平台,其成功之处值得思考、借鉴。

  二、内核:从传统拓新到开放包容

  “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创办时所面对的历史情景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画史——这是一部古老画种面对现代语境的调适、转换和发展史。因此,“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创办伊始,就致力于解决中国画当代性的问题,以“回眸世纪发展之路,创新国画学术话语,重建当代文化联系,再造东方艺术高峰”为学术宗旨,将展览打造成当代中国画创作型的创新平台、高端型的传播平台作为目标。这样的一种思考,放之于浙江又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

  浙江的美术传统可谓悠久,历史上有燕文贵、刘松年、马远、夏圭、赵孟頫、钱选、黄公望、王蒙、吴镇、徐渭、陈洪绶等在美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近现代还有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等世纪大家,20世纪中期又以浙江美术学院为核心涌现了方增先、周昌谷、李震坚等“浙派”人物画名家,后起之秀更是接踵而至、代不乏人。诚然,历史的悠久和人文的厚积,有其先天的优越性,对于传统的尊重和研究使得浙江中国画的文脉延续,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全国中国画无可替代的核心区域之一。因此,在这样一个标守传统的中国画阵地举办中国画双年展,“弘扬传统,开风拓新”成为了展览最重要的风气。它的立意,在首届展览中即明确地“以中国画的坚守与拓展为己任”(许江:《意、写及其大者——首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主题思考与自诘》)。从中并不难看出双年展的核心团队对于中国画的历史既有一种传承拓新的使命感,又有一种坚守与变革的忧虑意识。

  通过三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的连续举办,可以见到它对于初心的坚持和日渐成熟、自信。如何规避门阀而使“杭州·中国画双年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全国性展览平台?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通过建立并坚持公平、公正的评选机制,进而以行之有效的实施运行规则。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对此评价道:“展览做到了几个坚持:组委会、评委会、策展人来自全国,参展艺术家来自全国,展览讲的是‘普通话’,而不是偏重一地的‘方言’。在每一节艺委会内部坚持评、展分离,担任评委的就不参展,参展的就不能担任评委。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创办以来,已有上百位艺术名家参展,从90多岁的艺术名宿,到30多岁崭露头角的艺术新人,几代艺术家同台竞技,既展现了当代中国画艺术丰富多样的创作风貌,也体现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的繁荣景象。”(钱晓鸣:《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谈第三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

  到第三届双年展时,这种机制运行的结果已经充分展示出了组办方的自信、包容和开放。第三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的入选画家,先是根据策展人尉晓榕、何家英、高士明的初步推荐提名,并经第三届双年展艺委会第二次会议各位艺术委员的进一步推荐和审议表决,36位在当代中国画画坛地缘性、路向性和年龄梯次上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获得展览的提名邀请。这36位画家,分别是冯其庸、方增先、林凡、邵大箴、陈家泠、郭怡孮、王冬龄、何应辉、何水法、卢辅圣、王和平、冯远、刘健、张伟民、陈北辰、林容生、边平山、杨金星、李津、李孝萱、张谷旻、李东伟、玫瑰、顾震岩、卢志强、马锋辉、徐累、庄道静、郑力、袁进华、刘西洁、吴顺伊、韩璐、李金国、张见、陈福彬,其中既有年逾九十的艺坛耆宿,又有在全国美展崭露头角的八零后学院新锐,甚至还包括了两位外籍优秀画家。参展画家的年龄构成、地域构成、创作取向、风格面貌的差异,大致能够呈现当下中国画创作的状态,体现出了展览全面关照、兼容并蓄的精神风格。正是在这样一种展现中国画的生态环境中,第三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开始有了“向传统接续传承,以生态触发生机”(许江:《册页之魅》)的时代生态意识。

  (下转第34版)


美术报 展事 00032 指向与意义——“第三届杭州·中国画双年展”解读 2015-02-28 3798555 2 2015年02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