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美育

“后高考”模式和“慢体验”教学

■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艺术处主任 吴江东

  编者按:中国美术学院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准备通过3到5年时间的建设和培养,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一批稳定、优质,能满足学院人才培养要求的生源基地学校。作为首批中国美术学院优质生源基地实验学校,杭州第七中学重视美术“生态”,倡导“慢体验”, 努力使美术教育回归到美术本位,他们的一些做法对同类学校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后高考”模式和“慢体验”教学

■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艺术处主任 吴江东

  去年,杭州第七中学同大连第十五中学、中国美术学院附属中学一道成为中国美术学院首批3所优质生源基地实验学校,这对学校来说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杭州七中美术班走过20多年的历程,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在新的教育环境下,也面临了一些新的挑战,需要有新思维。如何坚守艺术教育的理想,如何把控艺术教育的本原,如何消解艺术教育的浮躁,等等,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创建“后高考”模式

  没有高考,没有今天;只有高考,没有明天。

  杭州七中美术班创办于1993年,累计为中国美术学院输送新生1200多人,还为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知名艺术高校输送了大批合格新生。可以说,学校美术班已经完成了原始的积累,从粗放迈向集约。美术高考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但也容易成为学校美术教育深层发展的负担。如何超越高考,从艺术本原出发,增加美术班专业教学的文化体量,创建“后高考”模式,是学校近几年工作重点。我们认为美术班专业教学要回归理性思维,高考成绩应该有一个度,过犹不及,不是越高越好,要避免因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丧失美育的要义。

  学校适时提出“后高考”模式概念,学校给美术班专业教学作了基本定位:有人文关照,有美术自觉,有文化留存。有人文关照,就是要体现美术人文学科的特点,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形成人文素养美术,技能训练和审美教育要并重,不能把美术班专业教学演变为纯技能的传授;有美术自觉,就是要让美术教育回归到美术本位,去功利,有担当,我们认为美术班专业教学不能满足于升学的表面“繁荣”,而要把专业教学的重心放在人才培养上,着眼学生的后续发展,简单说,就是美术自觉比“高考成绩”更重要;有文化留存,就是要把美术班专业教学上升到文化学习去认识,重视美术传统的承传和学校文脉的延续,增加专业教学的文化内涵,提升专业教学的生命力,不妨追问一下,怎么看10年前的教学?10年后怎么看今日的教学?教学成果不仅现在要“拿得出”,更要以后“留得住”。“后高考”模式重视美术生态,强调保护美术教学“原生态”,谨防套路之类的“催熟粉”。美术教学“千篇一律”是大忌,美术班专业教学要关注基础教学向上衔接、导向未来的发展性、多样性和开放性。

  架构“慢体验”教学

  不可否认,当前高中美术专业教学功利性色彩浓重,应试教学阻碍了专业教学的健康发展。面对时弊,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慢体验”观念,并为此进行了长达7年的实证研究,形成了一定体系。

  “慢体验”美术教学的核心是自我体验和主体尝试。美术学习,学生的自我体验和主体尝试是根本,要给学生体验和尝试的机会,不能用教师的观察代替学生的观察,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慢体验”就是要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去体验,去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满怀期待,适时导引。“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美术专业学习应该遵循法则。绘画语言只有与客观物象恰当对位才有生命意义,对物象的体察和内心的感悟是实现这一对位的途径。理想的美术学习应该是观察、感悟、尝试表现、甄选语言的过程,是悟道。我们认为,“慢体验”比“快接受”更重要,就如吃东西,不经过咀嚼直接下胃,你无法品味食物的滋味。同样,来自于教条的所谓“方法”,如果缺乏体验,你就无法体会到它的深刻性。因此,高中美术专业教学一定要重视写生,强调由学生个体感受而来的“不一样”的价值。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体验和尝试所得,可能比老师的直接经验传授来得慢,但它往往比较鲜活,比较深刻,比较多样。可以说,只有“慢体验”才能做到深体验,真尝试,从这个意义上讲,“慢”其实是“快”,美术专业教学一定要放慢脚步,教师一定要等得起,不要过早介入急于否定。

  在美术专业教学中,主体尝试更多表现在“尝试错误”上。尝试错误现象在美术专业学习中普遍存在,它是美术专业技能形成的基本通道,更是表现语言拓展的主要途径。高中美术班运用“尝试错误”理论就是要尊重艺术学习基本规律,重视尝试过程,挖掘尝试错误的教学价值。这种教学方法,把学生推到了主体地位,而教师则退居”幕后”,实现了美术教师角色的换位。尝试错误的关键是适时纠错和有效干预。主体尝试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错误,正确对待和适时纠正错误,有助于学生筛选错误,找到正确的反应,形成联结。纠错因方式和时机不同,效果也不相同。因此,何时纠错,如何纠错,是美术教师在实施尝试错误教学时必须掌握的教学艺术。教师不应见错就纠,要看出现的错误有没有演变的可能。还要明白不是与老师认知相左的东西就是错误的东西,要有一定的宽容性,防止扼杀学生艺术个性。要实现有效干预,就要正确地认识“错误”,特别要注意,“错误”有时是有价值的,可以利用的,我们不妨“将错就错”。


美术报 美育 00013 “后高考”模式和“慢体验”教学 2015-03-14 美术报2015-03-1400010;3779353 2 2015年03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