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艺苑

彩墨点染阴山魂

——写在崔瑞军国画展开幕前夕

  一望无际的草原,远远看去仿佛和天际相连。蓝天白云,遍地牛羊,野花争艳……壮美的草原其实不用着墨,她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生活在这样土地上的人心胸一定是开阔大气的,对美的感受也肯定有别于江南的纤柔与细腻。

  崔瑞军出生于阴山脚下的河套平原,从小就受到这方土地的滋养。喜欢绘画艺术的他,曾经在中央美院民间美术系和中央民族大学国画高研班就读,广泛接触了艺术领域里的各个门类多种流派,受益匪浅。后来在内蒙古杭锦后旗的文化馆任职,一直在中国绘画领域里翱翔,笔耕不缀。在中西文化艺术融合交汇的当下,他坚持选择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思想,进行国画研究与创作,并一直扎根自己的故土,以此为母题,苦练笔墨技法,探索属于自己的形式语言。

  崔瑞军是一个真正能够从草原文化内涵的角度深入画面的画家。他把对草原文化的了解和对阴山的观察与思考,经主观的提炼加工后转化成画面,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在笔法、水墨和色调等方面的探索与运用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又突破了传统的限制。最可贵的是,他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并将其升华到渗入个人情感和文化寓意的境地。其艺术特点从阴山风情的再现拓展到了草原精神的表现,给人以见物生情、天地互应的大山大水大气象。其作品产生的审美价值对应了这个时代人们的文化价值观。

  一直以来,中国画在草原文化中还属于相对贫瘠的艺术形式,用水墨表现草原风貌,没有什么固定的程式和已有的经验可以借鉴,基本靠自己的摸索和创造。

  纵观崔瑞军的山水画,用笔枯湿得宜,点染娴熟老练。墨色氤氲,构图大气,笔力刚硬,浓墨重彩,自成一家风貌。他十分注重表现画面的整体关系和大效果,以淳朴粗犷的笔调,撷取草原的魂魄。画面苍凉而深沉,厚重而富有体积感,力求营造出一种浑厚凝重的艺术效果和视觉冲击力。他把巴彦淖尔山川那种博大神秘、迷离奇幻的意境,生命情调与客观自然景象相交融,突破了传统桎梏的束缚,展现出一种旺盛的生命气息。那些画面似悠扬的马头琴,演绎出一曲曲高远空阔、浑然雄健、气韵动人的“天籁之音”,在草原上空缭绕。从中能聆听到远古的回声,感觉到大自然震撼心灵的威力,体现出作者对草原山水画的深层思考与艺术实践。

  除了表现草原的大美山水,崔瑞军还十分善于撷取内蒙古特有的那些元素,作为自己的素材来表现草原风土人情,创作了许多感染人、打动人的作品。在他笔下,那些废弃的马车轱辘,搁在木桩上的马鞍,造型独特的铜壶,色彩艳丽的头巾等均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草原牧民的生活状态。还有放羊的牧民,射箭的勇士,转经的信徒等等人物作品,从细节到整体,从情感到诉求,人文与艺术浑然一体,展现了天地、自然、历史、人文的交融之美。

  据悉,4月份他将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国画艺术展,值得祝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为他撰写了展览前言,殊为不易。这些集结的作品是崔瑞军探索用中国画语言表现大美草原的阶段性展示。正值创作盛年的他,肯定还将不断带给大家新的视觉体验,我们拭目以待。


美术报 艺苑 00021 彩墨点染阴山魂 2015-03-28 3824332 2 2015年03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