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天价“宜家”画
■姚璞
近日,一个有关美术的恶作剧视频走红网络,荷兰的一个小伙把一张花10欧元从宜家商场买来的装饰画混入荷兰的阿纳姆现代艺术馆,并谎称这是著名瑞典艺术家IKE Andrews的代表作,请观众谈谈对这件“作品”的印象。据说,近20位被问及观感的人,都没有发觉作品的问题,视频里大部分人对这幅画头头是道地赞美了一番。有的说它是现代主义的作品,有着非常精妙的构图,有的观众说对这个画家听着耳熟,有观众说画里面的元素应该来自非洲。又有观众说,他看得很清楚,这是“一种象征主义形式”,“可以清晰看出这幅画作中的符号主义”,总而言之一片赞美之词。在被问及“这幅画你觉得价值几何”时,观者给出的答案也是层出不穷,从1000多欧元到20万欧元再到66万欧元,现场一位土豪甚至表示“如果这幅画250万欧元能够买到的话我将毫不犹豫”。而当恶作剧者之一鲍里斯·朗格最终告诉观众们这是个恶作剧后,观众纷纷震惊,有的一笑了之,也有几位神情明显不快,一言未发离去。
一件普通的画作,只因地点和场合的不同,呈现给人们的反应差异如此巨大,比如这幅作品,放在宜家商场和美术馆,效果绝然不同,甚至被抬到天价,想来是一件十分有趣甚至荒谬的事,但这样的事,就活生生发生在我们现实之中。我们可以想象,类似事件可能不是个案或孤例。“指鹿为马”,“皇帝的新装”,这样的故事古来有之,只不过闹剧的主题换成了画作,地点换成了美术馆。在观者眼中,美术馆往往是专业的代名词,是权威。这样的场合下,观众本身易被所处的环境误导,人云亦云,难以对作品产生质疑。当然,这出恶作剧只是为了娱乐大家。联想到当下美术圈,我们扪心,有没有异曲同工者存在?比如,有些画家削尖了脑袋,挤到国外的名馆办个展,卢浮宫、联合国大厦、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这几年也都成了艺术圈的关键词,吸引着一大拨本国画家带着作品前赴后继,“墙外开花”。而有的画家则热衷“学术”,逢展必大搞研讨会,请来各路名人专家点评一番,这也几乎成了当代美术活动的标配。不置可否,其中的一些美术活动对推广中华文化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作用,但也不乏滥竽充数者。
随着经济增长,大大小小的美术馆、画院鳞次栉比,这几年,私人美术馆、画院更是如雨后春笋,势如破竹,而这些场馆的艺术水准也是良莠不齐。尤其是一些个人馆,画家拿作品往“自家”的美术馆里一挂,看上去个个都是大腕;收藏家把低劣的作品悬挂于“自家”的美术馆大肆宣扬。这些场馆当中,公共性不足,自我夸张有余,难吸引观众前去参观,变成了自家的经营卖画场所,抑或私人小圈子性质的商业项目,不仅艺术水平大打折扣,社会功效也值得怀疑,这样的美术场馆,这样的展览,这样的作品,都是要打个问号的。
艺术品的价值该如何定义,恐怕难有标准答案。一件艺术作品,经过艺术家之手创造后,除了自身的美学价值外,附加的价值往往是宣传、传播塑造的。“每个人都能当上15分钟的名人”,这是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留给媒体时代的寓言。在今天,用于美术展示、宣传的硬件设施普遍提升,甚至奢华的时代,我们对美术作品的优劣考量理应更为严苛。因此,诸位任性的画家,在频频借用美术场馆等高平台的“点石成金”之术,屡试不爽时,不妨要想一想,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