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深读

工欲善其事——顾工寓昆20年书法篆刻展

■王伟林

  顾工要办个展了,很期待。为什么呢?原因有三:其一,他是一位充满朝气而又认真负责的艺术家;其二,他是一位有思想有创见的书法家;其三,他是一位刻苦好学的学者。

  先说第一点:他是一位充满朝气而又认真负责的艺术家。初识顾工至今已近20年。这一时期正是当代书法艺术迅猛发展的20年。顾工走出大学之门只身来到改革开放的活力之城昆山,我想他正是看上了昆山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勃发的开放活力。这两点深深地吸引着他,在与昆山零距离的融入中,他的人生轨迹显得格外多姿多彩。从掌门亭林印社创办《篆刻批评》小报到扩版成《书法批评》,再到后来主编《昆仑堂》学术刊物,主持昆仑堂、昆山书画院工作,担任昆山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苏州市书协学术委员、江苏省青年书协副秘书长,任职《中国书画》编辑、《中华书画家》编辑部负责人,他组织开展及参与的活动无数,凡此种种都能从容应对。在同事和同道眼里,顾工总有使不完的劲,对生活、对艺术、对同道充满热情,他像高速行驶的列车不停地开,不停地驶向远方。正因此,经过20年的历练,他的书法平台、人生舞台越来越宽广。当面对繁杂的事务和烦人的活动时,他均能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泰然处之,踏实细致也成了其处事的另一面。这些年,我有幸与他在“江南风”雅集、中国(苏州)书法史讲坛、省青年书协学术研讨会、明清篆刻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多种活动中合作共事,切实地感受到他为人热情大度、做事周到细致的品格,这种品格其实也为他清逸洒脱的书风提供了支撑。

  再说第二点:他是一位有思想有创见的书法家。当代书坛,随着书法热的深入,尤其是各级书协等社团组织的推动,书法从业人数与日俱增。然而大多数人只重实践不重思考,只重技巧不重修为,乃至趋名逐利,迎合市场,最终失去自我也失去了品格。顾工始终保持冷静头脑,倡导艺术自由与学术民主,敏锐地发起组织“七十年代书家”联盟,开展创意活动,持续十余年,风生水起,蔚为壮观。他又以《书法批评》为平台倡导艺术批评,积极营造一种有利于书法艺术发展的生态环境,赢得业内的一致好评。

  最后说第三点:他是一位刻苦好学的学者。凭借上述两点,顾工成为书坛出名甚早的青年书法篆刻家。这样的成绩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足可吃老本,闯江湖了。然而顾工丝毫不感到满足,从扬州大学学成后,他又先后求学于中国美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以及中国书协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办的国学班,伴随此,他的学术视野也不断开拓和深化。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一步步提升的不仅仅是学历,更是艺术观念、审美素养和精神品格。去年,他的论著接连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和全国书学讨论会论文奖也是实至名归了。当代书法的推进需要积累,学术的、活动的、经验的、人才的……对于艺术家而言,同此理,个人的成长也需要不断积累,学问的、见识的、品德的综合积累。当人们普遍热衷于迎合评委、迎合市场,追求展厅效应和经济效益时,顾工却一头扎进了学问的海洋。古语曰:“致广大极精微”,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个目标,年届不惑的顾工努力着。

  鉴于此,我期待顾工的个展,期待又一次昆山之行。

  记者手记

  “工欲善其事——顾工寓昆20年书法篆刻展”3月25日在江苏昆山侯北人美术馆举办。言恭达、韩天衡、祝竹、陆家衡、王伟林、潘善助、胡传海、毛羽、俞建良、王清、李双阳、居永良等出席。

  顾工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国务院参事室《中华书画家》杂志审读,西泠印社社员,江苏省篆刻研究会副会长,昆山书画院名誉院长。论文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出版著作10余种。

  顾工是江苏淮安人,大学毕业到昆山工作后迄今正逢20年,20年中,顾工深耕昆山,拓展全国,为70年代书法篆刻家在全国书法篆刻界的持久影响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其人注重品格修养,受到前辈同行普遍欣赏,被誉为70年代书法群体无可争议的核心人物之一。

  当日进行的顾工书法篆刻作品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师友对顾工寓昆20年的方方面面均作了言之有物的褒扬,现场气氛轻松热烈。

  ——蔡树农


美术报 深读 00017 工欲善其事——顾工寓昆20年书法篆刻展 2015-04-04 美术报2015-04-0400009 2 2015年04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