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鉴藏

名家书画印章的造假及鉴定问题(二)

  名家印章“入市”

  近十年来,我多次亲历过一些已故书画名家的真印章在民间私下流通的情景,这也是我较早就形成鉴定书画不重视印章的原因之一。到近期,名家印章“入市”的状况俨然又“升级”了,现在有书画拍卖行不时会公开拍卖若干近现代书画名家的常用印章。就在我撰写本文时,恰逢南方的一家拍卖行举办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在“文房清玩·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中,就赫然出现了书画名家溥儒的常用印章十四方,其中既有该画家的名号章也有闲章,见图1。这些被投拍印章,基本上在每一幅溥儒存世书画作品上都能“找”得到,也“对”得上。我也注意到,如今不论何处的拍卖会只要有名家的原印印章入拍,似乎总会格外受关注,自然也有人愿出大价钱去竞购。

  因此,在做名家书画的真伪鉴定时,只要对被鉴定作品的内在要素有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印章已无关大局。有的即使印章真也并不能证明作品一定真;反之,有的即使印章假也不等于作品一定假。印章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一件书画作品的真伪属性。

  比对图章常常“因人而异”

  事实上,现在书画鉴藏圈中以比对印章来进行书画真伪鉴定的人还是为数不少,各种版本的名家印谱之类的书籍如今在各地书店里也是层出不穷。因此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对“比对印章”这一鉴定方法加以论证一下。

  书画作品钤盖着各种类型的图章,在外人的惯性思维里或许是出于“取信”需要,但在书画创作者心目中则未必仅此。不知大家留意了没有:书画家似乎更在乎自己作品中笔墨、造型及题款这些“内在要素”施作得如何,至于到作品接近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的钤盖印章,多半更看重是否对作品起完整、充实与丰富的作用。在笔者从事书画创作与收藏鉴定20多年的时间里,真的从未见闻过哪位书画名家因钤盖印章状态的不满意而废弃某件作品;或哪位书画名家在钤盖印章后拿出一个“印谱”之类的东西去刻意“较真”印面是否符合“标准”。事实上,也罕有哪位书画名家在每一次钤盖印章时都能策划到材质、印泥油的稀稠、垫衬物、按压力度、图章本身清洁度等等这些细节不出差错。

  因此可以推论,即使是真印章所钤盖出的印面状态,客观上就不能不存在有一定的差异。那么,在当前书画造假及赝制印章水平普遍较逼真的现实面前,在比对印章时如何把握印面状态的“正常”或“非正常”,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显然极具难度。

  还有,如今的每一位不论水平高低的书画鉴定者,在每一次鉴定活动均不可能不受到“心理因素”的干扰。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现在经济价值“倍涨”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因素均可能给鉴定者带来不小的心理负担。打个比方,若是让人走过一根放在地面上像碗口那样粗的原木可能毫不费事,但要是将原木提高二米,搭成桥的样子让人走,那么多数人走不到一半就会“坠落”……类似“心理因素左右鉴定结果”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每一次的比对印谱不可能没有客观差异;另一方面,鉴定者的专业素质有高下、抗“心理干扰”能力有强弱,这就是书画鉴定界之所以难得一见“众口一词”的根本原因所在。

  根据我的观察与体会,当鉴定者“心理期待值”高、有强烈的“捡漏”愿望时,就常常会把被鉴定物的“差异”看得“小”,极易以假当真;反之,如果鉴定者心里老想着被鉴定物的经济价值是其一年或数年的工资甚至于是一套公寓房的钱款数,那多半会将“差异”看得“大”,极容易视真为假。

  印章不能“断真”

  有时却能“认假”

  书画鉴定的基本原理是必须以作品的“内在要素”判真伪。可是,纵使我们的鉴定方法是正确的,在现实中也并非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当我们以书画作品的笔墨、造型(或结体)为主要依据进行书画鉴定专业的研究、探讨与交流时,常常会不知不觉陷入尴尬境地。可能是缘于当今书画造假水平提高神速,社会上书画鉴定总体实力相对滞后,多数鉴藏者尚只能辨别一些造假程度偏低的赝品。只要仿真达到“五成”及以上的伪作,我个人认为目前国内的“鉴定家”中多有客观上不能胜任者。加上书画的笔墨、造型(或结体)这些项目有难于具体把握、不能明确言表的特点,更没有任何仪器可资检测提供数据。所以,书画鉴藏圈中人常常对同一件书画鉴定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出于功利心有意知假说真;反之知真说假者也不乏其人。表面上似乎人人都是“行家”,哪怕是那些才从某培训班结业尚未参与实践,甚至于“误入歧途”多年的人都极少有做这行时不自信的。反正,在现实中,若以书画“内在要素”的好与坏或高与低来说事,无疑将十分费力,甚至于在做“无用功”。本人在20多年的鉴定经验中,就经常遭遇此等窘境。大出我意料的是,我在平时鉴定实践中最不看重的印章到说理举证时,有个别的居然能“帮”上大忙。

  其原理是,印章多数系“石材”,它有易碎的通病。印章固然可以存世几百上千年,但书画家的一些常用印章在长期反反复复钤盖时,容易发生意外磕碰。所以不少名家的常用印章皆存在着随时间推移,印章“面容”有所变化的情况,体积稍大一些的印章其局部“变相”的几率更高,状态会更明显。

  就以画家陆俨少的闲章“穆如馆”图2为例, 1978年12月底陆俨少在南京汤山作画时意外将其磕破缺角了。这一图章以时间不同而印面不一样的特定情况下,就能为我们鉴定陆俨少的作品提供了一项画外依据。

  几年前,南方的一家拍卖行在举办拍品预展时出现了图3这件署名陆俨少的画作,当时有人“看真”有人“认假”,众说纷纭。似乎没有人能以该成品存在的“内在要素”说得清其真伪属性。待到我看到图3时,本人判断它是仿到“五成”左右的伪作,但要是光说“画艺”上存在的问题好像并不见得一定能“说服”那些持不同观点的同行。正好该画有“1979年7月”的款识,同时画的右下角铃盖着尚未缺角的“穆如馆”印章,最终此印章方才成了“揭伪要件”。以逻辑推理说,只要是陆俨少的作品,署年是1978年12月底之后的时间,要是画面一旦钤盖了该“穆如馆”印章便一定是呈缺角的状态,若其时该印章还不缺角就只有三种可能:一是作者误题时间;二是此作品是真但图章是假;三是作品全假。根据图3的具体情况,当然可以排除上述的前两种,完全与第三种的“全假”性质相吻合。巧的是,在图3引发争论不到两个月,我就意外找到了图3画作的母本图4,它比伪作还早一年被投拍。

  除了画家陆俨少那方“穆如馆”印章以外,我在另外几位书画名家的常用印章中还发现到不少类似“随时间变异”的情况。在此不能多加披露了,以免启发了不该受启发的人。


美术报 鉴藏 00011 名家书画印章的造假及鉴定问题(二) 2015-04-04 3827341 2 2015年04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