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63版:画家

现实主义美学理念与孙黎明的艺术追求

  我常去新疆写生,因为那里很美,很适合油画表现,新疆地域辽阔,以天山为界的南疆与北疆自然风光绝然不同,我既喜欢异国情调的南疆,也喜爱富饶美丽的北疆。尤其是北部的阿拉泰地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记忆,不仅由于那里的自然风光令人激动,更是纯朴的牧民和朋友们的情深意浓使我久久难忘。

  阿勒泰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还是个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的小城。我去阿勒泰时地区文化馆刚刚建立,在那里认识了文化馆美术员孙黎明,我们一见如故。黎明性格内向寡言,但十分热情,待人诚恳,说起话来很幽默,由于他热爱油画,所以我们的共同语言就更多了。当他展示自己油画新作《在原野上》时,使我眼睛一亮。

  一幅不到一公尺见方的小油画,画面描写一群憨厚、豪爽、充满生机和乐观情绪的哈萨克人,骑着高头大马,手持长长的割草大刃,雄赳赳气昂昂地越过土坡正迎面向我们走来。高高的浮云间还穿插着翱翔的雄鹰,在蓝天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气势澎湃。所有这些背景都为烘托这群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奔跑在和平的原野上的哈萨克人,画面给人遐想无限。这幅作品参加了全国美展并获得优秀作品奖,还参加在美国展出的“中国油画展”获得广泛好评。可是画的作者却是并未经过美术学院专业训练的边疆文化馆美术员。

  孙黎明出生在北京,6岁那年随着部队转业的父母从海滨城市大连来到新疆最北部的阿拉泰,20岁他才考入阿勒泰师范,一边学习,一边还要到刚组建的阿勒泰文化馆工作,实际上是半工半读,在绘画上他全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边境地区条件有限,看不到油画原作和好的画册,仅凭偶然来阿勒泰地区写生的画家那里获得些绘画知识和技巧,可以说是自学成才。

  黎明对待艺术和对待自己一样,严肃、认真、追求真实、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热爱艺术。我们可以从孙黎明一段自述中了解到他为什么能创作如此动人的作品。他写道:“我沿着放牧的足迹,几乎走遍了阿勒泰的冬夏牧场,那古老沉稳的阿勒泰山峦,寂静而神秘的原始深林,辽阔纯净的大草原,浩瀚雄浑的大漠戈壁,奔流不息的额尔齐斯河流……所有这些都震撼着我的心魄,净化着我的心灵。更使我魂牵梦萦的是那浓郁醇厚的哈萨克民风民情。哈萨克牧民的憨实、豪爽、热情的性格,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纯朴善良的品格,令我感动和崇敬。真实、鲜活的自然情景和人文风情是激发我创作灵感和坚持在油画创作中表现牧区生活题材的根本原因。”显而易见,孙黎明的美学思想和创作理念是认真的现实主义,他把艺术作为自己人生的“使命”和“责任”的重担而肩负,也是他对生活自然感悟的流露,这就使我想起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米勒。

  他深知美的源泉就是生活本身,忠于生活,忠于艺术,坚决不用自己的艺术粉饰现实。他们用自己的艺术歌颂劳动的伟大、农民的纯朴,表现生活中真正美好的东西。在创作时由于他们善于观察生活,具有敏锐的洞察生活的能力和极强的记忆力,不用模特儿就能够正确地描绘创作中所需要表现的动态和形象,因此作品中能够保持着在生活中直接观察的新鲜感与生动性。孙黎明一直沿着自己认定的道路稳步向前。

  30多年来孙黎明创作了一系列反映阿勒泰牧区生活的油画作品,有表现牧民劳动和日常生活的《在原野上》《搓毛绳》《牧歌》等;有反映哈萨克民族传统文化生活的《阿肯盛会》《草原马术》;有描绘哈萨克牧民肖像的《大山的子民》《哈萨克少女》;还有表现牧区大自然景观的《原野》《大漠国道线》等等。这些作品反映的虽是平常普通的生活,但给人一种自然、亲和、真切的感人之美。

  愿孙黎明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断深化作品的内涵,创作出更感人、更美的新作,使人民更了解这个真实的世界。


美术报 画家 00063 现实主义美学理念与孙黎明的艺术追求 2015-05-16 美术报2015-05-1600024 2 2015年05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