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8版:深读

文章导航

乱世名士蔡中郎

■蒋频

  古坟零落野花春,闻说中郎有后身。

  今日爱才非昔日,枉抛心力作词人!

  唐朝诗人温庭筠的这首《蔡中郎坟》,借用历史上蔡邕转生的传说,以批判历代权贵对人才的摧残和他对蔡中郎的惺惺相惜。

  据《后汉书》记载,蔡邕博学多才,通经史,喜好数术、天文,妙操音律,善鼓琴、绘画,擅长辞章,精工篆隶,尤以隶书著称。蔡邕无疑是他那个时代最具才华的文艺家之一。

  蔡邕,字伯喈(公元132年-192年),东汉陈留郡(现河南尉氏县)人。蔡家乃两汉望族。蔡邕的父亲蔡棱为饱学高士,隐居乡间终身不仕。据《太平广记》记载,蔡邕年少时曾往中岳嵩山学书。某日误入一个阴森的石窟,有神仙送给他一本素绢的册子,书上的篆字写着史籀、李斯的用笔笔法和笔势。蔡邕得到这本秘籍后,认真揣摩了3年,从此书法大进。

  桓帝延熹二年(公元160年)秋,宦官徐璜和左悺等人听说蔡邕善于鼓琴,于是奏请桓帝令陈留太守召蔡邕进京献艺。蔡邕行至偃师称疾而归,还就途中所见作了一篇《述行赋》。有感于朝中宦官擅权,直言之士多遭惨死,百姓又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蔡邕写下了“穷变巧于台榭兮,民露处而寝洷。消嘉榖于禽兽兮,下糠粃而无粒”等句,借古刺今,抒发了对百姓贫困生活的同情和仁人志士被压抑的愤慨。《述行赋》由此而成为汉赋中的名篇。

  蔡邕的父亲去世后,他随叔父蔡质迁居洛阳。蔡质官至卫尉,也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学者,有《汉官典职仪式选用》一书传世。蔡邕到洛阳后师事太傅胡广。胡广(公元91年-172年),字伯始,亦是一位饱学之士。他痛感于东汉晚期的吏治腐败,为挽救走向衰落的汉室江山,在杨雄、崔骃所作《官箴》的基础上,再作《百官箴》48篇,全力整顿吏治。胡广的一生以奉行中庸之道著称。南朝宋宣城太守范晔在《后汉书·胡广传》里引用一句京师谚语“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作了概括,显得颇为精到。胡广在历史上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身居三公,不但受到几代皇帝的器重,受到文武百官的尊敬,在宦官擅权的汉末能全身而退,极为难能可贵。蔡邕能跟随这样一位德行高蹈的老师学习,能经常出入于朝廷重臣的胡府,加之自己的聪慧好学,这为他日后进入社会上层并成为一代名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汉灵帝建宁三年(公元170年),蔡邕38岁时被官名很好的司徒桥玄辟为僚属,后拜郎中,校书东观,继迁议郎。这些官职大致上是以才学为用,顾问应对,拾遗补阙,虽也参与朝政,却不过如司马迁所说的是“陪外廷末议”而已。正是在东观——国家图书馆校书期间,蔡邕萌生了正定六经文字和编纂《汉书》之意。蔡邕认为这些经籍在流传中,由于俗儒穿凿附会,文字误谬甚多,为了不贻误后学,于是奏请皇上准予正定这些经文。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汉灵帝命蔡邕与堂谿典、张驯、韩说、单飏等人正定《六经》文字,即《诗》、《书》、《礼》、《易》、《乐》及《春秋》。并由蔡邕亲自书丹于石,命工匠精镌细刻,立于太学门外,碑凡46块,史称《熹平石经》。太学旧址在洛阳市鸿都门内,据说石经初立,街巷为之堵塞,每天前往观看及摹写的人乘坐的马车就有1000多辆。

  相传蔡邕曾于鸿都门见工匠用白粉刷墙,受到启发,归而创“飞白书”。这是一种适合于题榜的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

  如果蔡邕只潜心于正定“六经”,潜心于书法或编纂史书,后人所了解的蔡邕也许不会像现在这样让我们钦佩了。中国知识分子素有忧国忧民的传统,这一点在蔡邕身上尤为突出。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80年),蔡邕看到“汉数将尽”,内忧外患此伏彼起,天灾人祸接踵而至,他便以大无畏的勇气弹劾宦官。蔡邕冒死苦谏,希望灵帝改弦易辙,修明法度,选贤任能,兴利除弊。但灵帝昏愦,听信谗言,竟把蔡邕问成重罪,全家发配朔方(今内蒙古境内)。蔡邕虽在阴山脚下服苦役,但一直没有泯灭续写汉书的志向,故而上书灵帝。灵帝怜其才就赦免了他。蔡邕本可以回洛阳去修史了,偶然发生的一件事又改变了他下半生的走向。欲启程返家之际,五原太守王智设宴为他饯行,“酒酣,智起舞属邕,邕不为报。” 王智平日依仗他哥哥王甫在朝中当中常侍的权势,骄横无比,目中无人。蔡邕为人耿直,不耻王智所为,当众拒其邀舞。王智大发雷霆,当即骂道:“徒敢轻我。”蔡邕也拂袖而去。王智怀恨在心,“密告邕怨于囚放,谤讪朝廷。”蔡邕担心王智报复,便没敢回洛阳,携妻赵五娘和幼女蔡文姬“亡命江河,远迹吴会”,这一躲便是十来年。

  亡命期间,蔡邕除著述之外,则沉浸于音乐和书法。他还亲自担当了爱女蔡文姬的家庭教师。有这样一位父亲言传身教,蔡文姬得获“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之名,还自幼练成了一笔好书法。《蔡伯喈女赋》称她“明六列之尚志,服女史之箴言,参过庭之明训,才朗悟而通玄。”她仰慕东汉才女班昭,留心典籍、博览经史,有志与父亲一道续修汉书。

  史料还记载了几条蔡邕和音乐有关的轶事。如返回陈留时邻家请他喝酒,走到门口听见屏风后面有人在弹琴。蔡邕听出曲子里有一股杀气,于是转身就逃。主人闻讯追去,拽住他问缘故。蔡邕便把刚才的感受一一相告。后来弹琴的人道出了原委。说他正弹着琴,看见螳螂向着蝉进攻。他惟恐螳螂逮不住猎物,不觉就把杀心表现到乐曲里去了。还有“焦尾琴”、“断弦”和“柯亭笛”的传说。

  公元190年,汉灵帝驾崩,这成为蔡邕生命中的一个转捩点。

  史料记载,灵帝崩,他的儿子刘辩继位,是为少帝。少帝的母亲何太后临朝听政。何太后的哥哥何进官拜大将军。何进为了消灭宦官集团,采取了一个极为愚蠢的引狼入室的策略,檄召戍边的外将进京。由于何进优柔寡断贻误时机反被宦官所害,何进的部下袁绍又举兵捕杀宦官,一时间,洛阳城尸横宫苑,血雨腥风。边将董卓抓住天下大乱的时机,率先“奉诏”进京,自任司空,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且阴谋篡位。他在拥兵自重的同时,还软硬兼施,恩威并用地笼络人才。董卓派人征召蔡邕,蔡邕称病不就。董卓发狠话“灭汝族”,蔡邕只得到司空府担任了祭酒。殊料董卓这厮十分敬重蔡邕的才能,初署祭酒,继之补侍御史,再转持御史,又迁尚书,后拜左中郎将,故世称“蔡中郎”。董卓被诛杀后,司徒王允逮捕了蔡邕并叫廷尉治罪。士大夫中很多人想救他,不能成功。蔡邕后来死在狱中,时年61岁。

  《三国演义》对此也有描述: 董卓被诛,众皆称快,“忽有一人伏其尸而哭”,这人就是中郎将蔡邕。他为什么哭呢?“邕虽不才,亦知大义,岂肯背国而向卓?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第九回)在国之“大义”与“一时知遇之感”之间,蔡邕从理智上知道董卓该死,但想到董卓对自己的敬重,他这个性情中人不可能无动于衷。查史家著述,蔡邕之死确与董卓之死有关,但并非“伏其尸而哭”,而是“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蔡邕只是对董卓之死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叹息,并在脸上表现出惋惜之情。很显然,小说家在《三国演义》中使用了夸张手法,加强了蔡邕之死的戏剧冲突。

  俗话说秀才碰到兵,有理讲不清,但秀才蔡邕在碰到军阀董卓后的际遇却有点例外。史载“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每集宴,辄令邕鼓琴赞事,邕亦每存匡益。”蔡邕对董卓的“匡益”的一个例子是,当手下人要尊他为“尚父”时,董卓就与之商量,最后听从了蔡邕的建议,没有采纳这种说法。但董卓为人刚愎自用,蔡邕知道他不会有好下场,也曾为逃离官场做过努力。一次,他对从弟蔡谷说:“董公性刚而遂非,终难济也。吾欲东奔兖州,若道远难达,且遁逃山东以待之,何如?”蔡谷回答:“君状异恒人,每行观者盈集。以此自匿,不亦难乎?”蔡邕这才断了此念,终于在董卓与王允之争中做了牺牲品。

  王允坚持要杀蔡邕,众官求情不许,蔡邕自己求情,王允也不准许。蔡邕还提到自己正在续修《汉书》,恳求王允毁他容也好,砍他脚也好,千万要留下他一条命,让他把书写完。蔡邕知道,王允也是个读书人。他拿出这么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后,如果王允还想杀他,肯定会背上诛贤的罪名。而且,他自己先把“黥首刖足”四个字说出来,王允如果再毁他容砍他脚,便显得太没有气度了。正因为王允也是读书人,他更容不下蔡邕这个名气比他大的读书人。王允说:“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戎马在郊,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后令吾徒并受谤议。”

  这句话决定了蔡邕的命运。抑或又是蔡邕的性格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总之,生于乱世的名士蔡邕是怀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而他已写成的那部分汉书也在不久后的李傕之乱中湮没无闻了。

  蔡邕一生做成了几件大事。一是写出了一批以《述行赋》为代表作的诗歌散文,有《蔡中郎集》传世;二是编著了题解琴曲的《琴操》,辑录了47首古代琴曲;三是正定六经,书写了“熹平石经”,而以后者最为著名。《熹平石经》的书法为汉隶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的典型,字字中规入矩,一丝不苟,点画布置之匀称工稳,可谓无懈可击。用笔则方圆兼备,刚柔相济,端美雄健,雍容典雅,恢宏如宫殿庙堂。梁武帝《书评》云:“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观此可信。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了最高境界……石经是两汉书法的总结。”当为确论。除《熹平石经》外,蔡邕所书还有《宣父碑》、《范巨卿碑》等,均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无不充溢着典雅拙朴之意。

  蔡邕不仅是东汉的大书法家,而且是汉代书法理论的集大成者。传世书论有《篆势》、《笔赋》、《笔论》、《九势》等。尤其是《笔论》和《九势》,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笔论》开篇就提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为书之体,须人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的著名论断,论述了书法抒发情怀的艺术本质,以及书家创作时应有的精神状态。又论及书法作品应表现大自然中各种生动美好的物象,强调书法艺术应讲求形象美。《九势》首先提出了“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的重要思想,揭示了书法美的哲学根据,阐发了汉字结构本身所蕴含的美感因素。接着,他又阐述了八种运笔规则,要求通过运笔来表现生动有力的笔势。蔡邕的这些重要的审美理念和创作观点,均来源于他深厚的学养和自身的创作经验,具有先验的可操作性,为中国书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蔡邕所处的时代,古人认为笔法是学习书法的秘诀,把它看得十分神秘。前文提及蔡邕年少时入嵩山学习书法,在一个石室里得到了神人传授的笔法,3年后便妙得书理。后来蔡邕把笔法传给了学生崔瑗和女儿蔡琰。蔡琰将笔法传给了三国时书家韦诞。韦诞死后,钟繇挖墓盗得笔法,从此日夕揣摩,书法渐趋精妙,终成楷书鼻祖。钟繇又把笔法传给卫夫人,卫夫人传给王羲之,羲之传给献之,献之传给外甥羊欣,羊欣传给王僧虔,以后依次传给萧子云、智永、虞世南、欧阳询、陆柬之、张旭、李阳冰、徐浩、颜真卿等人,直到晚唐的崔邈后失传。

  笔法虽然是点画书写的技巧,对提高线条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但笔法本身并不神秘,它也不是书法艺术的全部内容。也就是说,即使掌握了笔法,也不一定能写出富有艺术性的作品,不一定能成为书法家。许多书吏掌握了娴熟的笔法技巧,但并没能成为书法家。


美术报 深读 00028 乱世名士蔡中郎 2015-06-27 3909583 2 2015年06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