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8版:画家

真情昭昔树心碑

  张英豪先生创作的大型历史题材主题命名画——《华夏春秋》组画序列中,有一幅长卷《历史丰碑》(长20米、高2.2米),恰似桂冠上一颗格外闪亮的明珠,熠熠生辉,光彩照人。

  《历史丰碑》中刻画塑造的形象有100多位,时空跨度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他们都是在中国革命近代史上的各个不同时期、不同所属范围等方面有着重大深远的影响者。处在当今飞速发展改革的年代,当人们第一眼在同一空间画面观瞻到这么多既陌生又似曾相识的容貌时,定会有人会发问,作者缘何在此不惜精力和笔墨,构思涉笔创作如此异乎寻常高难度高挑战性的历史人物绘画作品。在这里,不妨从两个方面来窥探作者的创作思想动机和根由:

  首先摘录作者在该画上端的一段题跋便可知其一,他这样写道:“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历经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后在中国大地上建立了第一个由工农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开创者、奋斗者流下多少鲜血才换来这新的时代。然而今天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他们,甚至连他们的名字也不曾听过,也不会为前辈前赴后继奋斗的成果珍视和感激,甚至不屑一顾,你们对得起他们吗?他们当中很多人并没有活到新中国建立的这一天,没有见过现代化给这个国家带来的一切,谁去补偿他们,谁去为他们著书立传,他们在探索着实现理想中的世界,很多人为理想走过弯路,有的人不明不白地从历史舞台上永远消失。然而在开创这一伟大历程中总会有一定功绩和付出……我历时两月所作此20米长卷,仅仅是这些历史创造者中很小一部分。一个美术工作者仅以此图献给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再就是,从作者人生履历中可检索出其二,张英豪出身在一个贫苦人家,小时候经受饥荒战乱之苦,年轻时入武从军,23年的戎马生涯,不管是在卫国戍边蹲在零下30度的坑道里、面对生死攸关的严酷考验中,或是在军营连队的严格训练磨练中,或是在军民共建的实践锻炼中,培育了正确的人生观,养成了崇高的使命感和爱憎分明的德性,骨子里有的是纯朴的“大我”“大爱”,有的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在多年的绘画艺术历程中,时刻不忘手中之笔的使命,其绘画作品有丰富的传统思想道德文化之内含,美中给人以受益。

  从上面列举的作者自述题跋及灵魂储藏可以看出,创作《历史丰碑》作为《华夏春秋》组画序列的收笔“镇宅”之作是有着很深的思想基础和感情支撑背景。诚如罗丹关于艺术创作所谈:“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飞涌,生命之花,是由内而外开放的。”评判一位画家的作品是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很重要的一点是视其是否注入了自身独特的思想和精神情感,笔墨只有和画家的灵魂融为一体,所产生的作品才会有强大的感染力。张英豪正是在强烈思想感情力量的驱动下,将自己内心蕴藏的真情倾注于笔端,用自己的绘画艺术语言,将昔日那些为追求生命理想,为开辟新天地建功立业者们在特定时代环境下各自不同的魅力神采刻画出来,呈现可近可亲的观瞻效果。意料之中的是,《历史丰碑》这幅别开生面的绘画作品一经露面,立即引起很好地反响,作者原工作单位陕西省展览馆年近九旬的老领导老画家杨自强高兴地说:“把这么多革命老前辈邀集到一个画面,而且个个风姿传神,这很不容易,这幅画说出了人们的心里话,在人们心目中竖起了一座至高的心碑,这才是人民的画家。”一位后辈在此画中看到他父亲往日的形象后,饱含深情地述说多年来的心中纠结,非常感慨地说:真没想到还会有有心人为先辈造像立言,让我们感到很慰藉……由此让我记起早在南齐的谢赫在论及绘画功能时的言词:“图画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结合当今对历史人物画创作提出的“要用尊重历史事实的态度,用新的时代看待历史,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和奋斗”的要求,再来对照张英豪先生创作的《历史丰碑》,可以肯定地说,他是实践了这样的精神要求,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当我们伫立面对画面中再现的可歌可泣的形象,不仅内心油然生出一种铭肌镂骨的缅怀,而且感召于斯,为着光明美好的明天,继往开来,同心协力向前。值此,对张英豪先生高尚的精神品格,以及对为艺唯命的理想追求和奉献的成果表示由衷的敬意。

  约象

  2015年5月于西安


美术报 画家 00038 真情昭昔树心碑 2015-06-27 3923137 2 2015年06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