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折断了美术教育的翅膀
——再析当前中学美术教育现状
■浙江宁波东钱湖中学 刘峰
8年前,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做《鸡肋之痛》,后来发表在2007年1月6日的《美术报》上,之后的几年,我经常在网络上看到自己这篇文章被不停地转载,这说明文章里所描述的中学美术教育状况具有十分普遍的现实意义。
8年过去了,对照这篇文章,再看今天的中学美术教育,又是什么样的状态呢?
首先,教育部门和学校逐步重视美术教师的水平和能力,要求美术教师必须具备大中专美术院校毕业的资质,原先的美术代课教师和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美术教学的现象大有好转,不合格的美术教师越来越少;其次,美术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决定了如今的中学美术教育的正规化和常态性。教师们能够按照美术教材,专业地进行授课、指导和示范。以前的那种“拿出一个杯子就可以画一节课”的现象也基本绝迹;再者,国家也非常注重美术课程改革,短短十几年,美术教材已经改版和修正了五六次之多,教材中美术文化欣赏课程的比重越来越大,美术课上轻文化重技能的现象也得到了好转。同时,除非偏远地区,大部分学校的美术教室、画室、艺术展厅、多媒体设备等等硬件设施都能按需配置和购买,使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更趋于先进。教育部门和一些社会部门经常举办多种名目与主题的美术比赛,鼓励青少年积极参赛获奖,这些举措对中学美术教育都有一定的促进和收益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教育观念的进步,中学美术教育的投入和教学设施确实得到了提高和改善,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仍感到阻碍重重。今天的中学美育更像是一只被折断了翅膀和羽翼的飞鸟,空有华丽的外表,却难以展翅高飞,表面的欣欣向荣掩饰着内里的虚弱和艰难。
是谁折断了美术教育的翅膀?
“中高考指挥棒”的沉重压力
在中国,中考尤其是高考的成功意味着可以改变命运。于是这两支指挥的魔棒,就牢牢地控制了中学教育。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皆以中高考为中心,围绕中高考来运作,其余的学科只是作为可有可无的点缀,学生美术学习的发展空间被一挤再挤在角落里,维持着一个名义上的空壳。许多学校的画室形同虚设,因为学业太紧,学生没有时间去画画,所以配置齐全的专业画室和艺术展厅等就基本闲置,存在的主要价值是为了迎接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因为按照规定它们是学校必须达标的一项硬性指标。
“美术无用论”的社会观念
尽管有识之士不断呼吁,尽管新课程不断改革,“美术无用论”的社会功利现象这么多年来还是不曾改变。考什么学什么,不考的就不学。美术不考,当然就不用学,应付应付足矣。社会这样想,学生这样想,甚至主课老师们也这么想。执教美术20多年来,我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美术老师这么认真干什么?可以轻轻松松的,干嘛把自己弄得这么累?反而不被人理解。习惯的思维定式是很可怕的,时间久了,不少美术老师自己也放弃了曾经的理想,失去了改变的动力和勇气。
“望子女成龙凤”的家长
在整个功利的社会大环境下,人心也变得非常的浮躁。家长巴不得孩子一天24小时除了睡觉,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有的家长对副课排斥的程度严重到只要看到孩子画画就生气。在他们眼里,美术等同于玩游戏、看小说,都属于不务正业的东西,孩子的兴趣需求与未来前途相比无比渺小。我教学生涯里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个孩子,很喜欢美术,一天晚上,她做完文化课作业画瓶画,越画越起劲,不知不觉画到很晚,被她的妈妈看到了,非常愤怒,严厉地批评制止,还怒火中烧将孩子画好的精美瓶子给砸了;甚至还有一个学生直言不讳地对我说,我妈妈说画画就是浪费生命!
“饱受升学压力”的学校
能怪学校吗?学校也难,虽然有明文禁止不许学校给学生排名,但上级教育部门依然会给学校排名。一所学校,教学质量和升学率是生命,不得不倾尽所有力量去追求。学生文化课成绩如果没考好,社会的压力也能把学校高压得喘不过气来,哪一个校长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家长也会群起而斥之。所以学校也没有办法,把学习内容从早安排到晚。学生学主课还忙不过来呢,哪有时间精力去学美术?因此遇到美术公开课、评比课、赛课,美术教师会使出浑身解数,设计作秀,表面看来是精彩纷呈,一片繁荣景象。其实私底下呢?平时每周一节的常态课根本没法这么上,遇到学生不重视美术课,上课不好好听,作业不做,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混过去了事。
试问学校的设施再好,教学设备再齐全、再高端,课程改革的次数再多,最后落实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身上,不重视不作为,还能发挥什么作用?美术教育的翅膀怎能不被折损,又怎样振翅高飞?
一代大师吴冠中曾言:“在中国,美盲比文盲多。”他认为,中国的艺术教育功能,没有与社会生活发生关系,缺乏与民众的互动和沟通,“很多人有学识,但没有欣赏美的能力”。
审美能力的缺失,是国民素质的一大缺憾。许多人至今仍简单地把美术课等同为“画画课”。其实,基础美术课程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对绘画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而是学会如何去感受美、欣赏美,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审美眼光和艺术素养。
教育的初衷是什么?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一直是有识之士提出的质疑。有的学生擅长思维作文,有的学生精于逻辑算数,有的学生特别能歌善舞,有的学生潜藏绘画才能……孔子曰因材施教,教育要因人而异,扬长避短,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发展特长的机会。然而这些众所周知的道理,要做到却特别艰难。
这么多年,中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在制度上一直饱受诟病,虽然历经多次改革和变化,却依然没有扭转人才选拔的“唯分数论”。如何将学生从分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社会、学校、老师和家长从对分数的关注转为对人的关注,关注孩子的身心成长,关注学生的特长发展,让教育回归本质,让我们的社会拥有一个健康、正常、丰富、多样的教育生态环境,这是整个社会也是每个民众都必须思考和无法回避的沉重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