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拍卖

文章导航

源于生活的激情

吴山明谈李震坚的艺术成就

  源于生活的激情

  吴山明谈李震坚的艺术成就

  ■王犁

  王犁(中国美术学院讲师):由于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三位前辈的人物画创作在上个世纪下半叶带来近半个世纪的全国性影响,使浙派人物画成为1949年后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流派。

  吴山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三位浙派人物画创始人中,李震坚先生年龄最长。李老师1950年毕业于杭州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他快毕业的时候,周昌谷与方增先老师等才进学校,方增先毕业时刘文西进校,刘文西毕业不久我进校。在浙派人物画的探索中,李震坚先生相对早些,而正式提出浙派人物画是周昌谷先生《两个羊羔》的获奖和方增先先生的几张作品在全国的反响,当时三位浙派人物画创始人的画风影响全国。因此可以说,李震坚先生是1949后中国人物画的奠基者之一。

  王:北京的“徐蒋体系”(徐悲鸿、蒋兆和)应该是伴随学院教育的诞生,在解放前就逐渐形成的写实人物画教学体系,而浙派人物画是新时代的产物。

  吴:1949年解放后,中国人物画面临如何为时代服务,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要求新时代的画家尽快从纯粹传统的绘画中脱颖出来,画出反映社会变化的作品,全国各地各种画风应运而生,浙派人物画是其中的佼佼者。北京的“徐蒋体系”和杭州的“浙派人物画”基本上是从学院里产生与学院的教学密切结合的流派,另外一些画风则大多从社会中形成,产生一些优秀的作品和闪光点,但没有形成一套承上启下的教学体系。从传统的中国画难以反映新时代,到能反映新时代,再到成功的反映新时代,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三位浙派人物画前辈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王:特殊的时代要求和不同的学习背景,浙派人物画就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应运而生,作为三位前辈的学生,并长期共事,会更了解李震坚先生的方方面面。

  吴:李震坚先生早年在家乡跟缙云籍的海派画家楼辛壶学过传统绘画,上学后跟潘天寿先生学过花鸟,跟黄宾虹学过山水,因此传统学养非常深厚;上学时期还画过一段时间西画,西画的造型底子非常好,创作了油画《摸荸荠》,深受好评。从传统底子和西画的造型基础上,为以后风格的形成打下了两块重要的基础。李震坚先生心性很纯真、执着,且满脑子都是艺术,一门心思画画,开口一谈也是画画,偶尔讲讲笑话,但不是太多,有着山区人的淳朴和厚实。正是这种本性,在艺术选材、艺术创作与艺术追求上,流露出淳厚的审美特性。李震坚先生处在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时期,艺术必须反映现实生活,讴歌社会现实中健康、积极向上的形象。那个年代一切都学习苏联“老大哥”,李震坚先生的绘画也受到列宾、苏里科夫等俄罗斯画家的影响。

  王:是否可以具体谈谈李震坚先生的几张代表作。

  吴:李震坚先生的《井冈山的斗争》(1960年),是一幅大场面多人物的革命题材创作,反映革命战争年代艰苦斗争的场面,水墨的表现力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在现实主义主题性创作上有着重要的位置!在创作《井冈山的斗争》前,李震坚先生去井冈山体验生活,画了一个赤卫队老农,画得非常精彩,成为这张作品里的重要形象。李震坚老师去井冈山写生的时候距离大革命时期,年代不是太久远,当时井冈山的人物形象与那个年代变化不是很大,很多人物形象都是写生得来,从起稿到画好,画了好几遍,因此画面的人物形象很生动。为了表现那个年代天寒地冻的艰难革命环境,画里有很多雪景是用矾水、白粉与水墨交融画成的,现在用矾水、白粉等特殊材料作画不稀奇,当时却是一种探索和尝试,那种冰寒地冻的感觉与笔墨的处理衔接得特别好。《妈妈的新课题》描写社会瞬间的一种变化,反映当时人民公社大食堂欣欣向荣的景象。有文化的年轻人发明了切菜机,作者抓住老妈妈学用切菜机切菜的一幕,来表现食堂的新气象。这是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思考方式,李震坚先生很努力地紧跟时代,希望能够在平常的事物中发现时代的主题。《曙光》画的是毛主席,用中国画的技法能够画得那样生动,基本功非常好,油画家所看到的和所追求的表现能力,他也能用中国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对于历史上传统中国画来讲,这是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画,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完成那个时代对中国画家的要求。特别吸引人的是李震坚老师的书法、花鸟、山水基础全面,所以配景和题款都在同一个高度上。

  王:除了这些主题性创作以外,李震坚先生留给我们的印象是大量精彩的人物写生。

  吴:李震坚先生的另一成就是肖像画,包括肖像写生,他给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留下非常多的生活中直接写生的范本。有一张新疆老头的写生,当年几乎所有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的学子都临过这幅作品。这张《维族老汉》是李震坚先生作品中,精品中的精品,画得非常随意生动,他画那胡子时肯定非常激动,把脸一歪,恰好把那维吾尔老汉有点风趣的特征表现出来。李震坚先生作画时对作画的对象很有感情,在画的过程中,怎么样画好这个人物,他又非常有激情。与对象的感情和自己绘画激情的主动控制非常重要,抓住这两点对年轻艺术家来说一生都受益。李震坚先生晚年画了一大批人体写生,简炼、准确,体现他对中西绘画洗炼的理解,造型概括极到位,在艺术的探索上和在技法的表现上都有重要的发展。中国画画人体很难,现在同学们要么画得很简单,要么太强化,要画得恰到好处有分寸很难,本身线条很少,但以线的组合来表现人体的动态生动与厚度,李震坚老师做到了,他是真正用生命在画画。

  王:吸取西方造型观念和养分的多少,一直是现代人物画家不可回避的重点和难点,李震坚先生等前辈的尝试告诉了我们什么?

  吴:是的,那个年代李震坚先生一直很想追求列宾、苏里科夫等油画大家的油画中那种很细微的神态,精微的变化,又要简练地用笔墨方式画出来。现在去思考这些问题,觉得中国画可以这样去追求,也可以不这样去追求,但李震坚先生根据自己的艺术思想,非常执着地去追寻一些非常感性的东西,又全身心地去追求笔墨的塑造力,并达到相当的高度。艺术上的不断积累、不断创新,使他的作品有看头、有深度。他们这代人开始一直画西方的明暗素描,当时觉得素描画好后,国画就能画好;所以学中国画的也画素描,画明暗关系,后来发现两者有距离,有好处也有不和谐的地方。初创者往往要走很多弯路,现在看来好多习以为常的技法,在他们那时却都是一种探索!都是一种冒险!都是难能可贵的尝试!浙派人物画前辈们,就开始探索是不是有更好的训练方式学习人物画,他们是初创者,要从无到有,从无到有的过程很不容易。

  潘天寿先生等老一辈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他们的传统审美思想对浙派人物画的形成与发展影响非常大。李震坚先生等原创者肯定有很多自己对所处时代的理解,但也听从了老先生对传统审美要求的意见,老先生的某些思想影响了他们,如果不是老先生的思想影响,在那个为政治服务高于一切的年代,人物画传统的气息就会受影响。浙派人物画的创作成就,在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物画领域的演进具有代表性意义,这跟原创者与我们中国美术学院传统的文化背景、传统的艺术思想有关。

  王:进一步研究李震坚先生等浙派人物画的贡献,肯定有不同的意义。

  吴:李震坚先生作为一代大画家,不应该被人们所淡忘或被时代所淡化。现在大家都纪念他,并把他的地位很正确地放在现当代美术史发展中应有的位置,是对一个画家的尊重,也是对中国画的尊重,对民族文化历史的尊重。


美术报 拍卖 00019 源于生活的激情 2015-08-22 美术报2015-08-2200010;美术报2015-08-2200011;3933154 2 2015年08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