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全方面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答记者问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据了解,此前教育部制订印发的文件都是关于艺术教育方面的,此次国务院印发的《意见》则是关于美育工作的文件,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答: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最主要的内容和最基本的途径,要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要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仅靠艺术教育还不够。近年来,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一直呼吁,希望在国家层面印发一个加强美育的文件,一是因为美育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智体美“四育”中的短板,仅靠教育系统加强还不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二是认为艺术教育包括专业艺术教育和普及艺术教育,而在实践中往往按专业艺术教育的模式开展普及艺术教育,容易忽视对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而美育价值取向明确,强调以美育人,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全方面,育人导向更加凸显。
问:《意见》特别强调要建立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请问如何加强统筹?
答:实践证明,推进美育的改革发展,需要统筹整合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资源,形成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合力。《意见》按照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突出了加大统筹整合力度,推动形成学校美育改革创新的合力。具体来说,就是加强“两个统筹”:
一是加强教育系统内部的统筹。统筹好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特殊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的美育,使其相互衔接;统筹好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中的美育,使其相互配合;统筹好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环境中的美育,使其相互渗透。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学校美育课程体系和美育育人机制。
二是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统筹。充分整合校内外各类美育资源,加强美育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与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以破解目前学校美育教师不足、场地不足、资源配置不达标的难题。
问:《意见》指出,美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意见》提出了哪些举措来改变这种局面?
答:针对学校美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意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举措:
一是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主要解决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化问题,包括科学定位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实施美育活动的课程化管理。
二是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主要解决改进美育教育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抓手的问题,包括深化学校美育教学改革、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美育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加强美育教研科研工作。
三是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主要解决美育师资和资源整合问题,明确提出在现有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三位一体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美育协同育人机制。
四是保障学校美育健康发展。主要解决进一步完善美育管理机制的问题,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美育制度建设、加大美育投入、健全美育评价制度、加强美育质量监测和督导。
问: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意见》在这方面有何具体实施构想?
答:《意见》提出加强学校美育实践基地建设,取得一批美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成果。无论是美育实践基地建设,还是美育教学改革成果,重点都聚焦在美育的渗透与融合上。比如说:如何将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全方面,如何充分发挥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美育功能,如何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下一步要重点关注、研究和实践的问题。总之,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我们必须具有开放的视野和情怀,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学校的各个学科、学校的各科教师,都要有一份美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
问:《意见》在解决美育师资短缺的问题上有哪些实招?
答:长期以来,美育师资短缺、整体素质亟待提升一直是制约学校美育发展的瓶颈。为此,《意见》从“配齐、提质、整合”三个方面提出了若干项改革举措,为各地解决美育师资问题提供了可资选择的路径:一是“配齐”,强调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配齐美育教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美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制定时间表、采取有效措施破解中小学美育教师紧缺的问题,重点补充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镇(乡)中小学校的美育教师。二是“提质”,强调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美育师资整体素质。各地要建立协同培养美育教师的新机制,促进美育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切实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师资的水平。三是“整合”,强调要整合各方资源充实美育教学力量。教育部门要联合和依托各级文化部门和相关单位,积极探索组建美育教学联盟、文艺工作者援教联盟,依托联盟搭建农村美育支教平台。要求专业艺术院校要积极在中小学校建立对口支持的基地。
(刘博智 据《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