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濂:札记·盛世国学之于书法(三)
在书法中倡导国学意识的
现实意义
■侯逸民
陈振濂:札记·盛世国学之于书法(三)
在书法中倡导国学意识的
现实意义
■侯逸民
讨论这个话题,我们一般会从国学和汉字、书法之间先天的血缘关联处着手。但还有另一方面的要素也应该考虑到,这就是在书法界倡导“国学”的“书法意义”。
书法的原身,是写字——古代没有钢笔字,当然也不必特别点出是写毛笔字。说写字就是指写毛笔字,没有歧义。而且,写字在书塾教育中,是与“识”、“读”结合或曰混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宽泛的人人需要的文化行为,而不是“写”单一的专业行为。今天我们批评这种混合方式太不专业,最不愿意把孜孜以求的书法艺术最高境界,被误称为“写字的”,谁要是用这样的术语概念称书法家,那简直就是在骂他。就像称一个服装设计师“做衣服的”、“裁缝”;或称呼一个家具设计师“木匠”、“做木工的”一样,非遭他的白眼不可。
书法在近代走向专业化的道路,是书法的伟大进步。就像陈振濂先生《现代中国书法史》中提到的那样,这是一个艺术自觉的过程。书法要成为真正的艺术与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影视并驾齐驱,这个转变不可避免,而且越快越好。事实上即使想拖延而缓慢过渡也慢不了:民国初年文字改革、白话文运动、钢笔的输入与普及、书写左起横式、标点符号……这些让人眼花瞭乱目不暇接的时代变化,早已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使“写毛笔字”成为一种越来越尴尬而不思进取的标志,在社会文化意义上已不再具有吸引力,从而处于自然淘汰的状态,如果不迅速转换角色,迅速消亡是它的必然结果。
30年改革开放,向西方先进的科学文明学习的社会大背景,和书法界的创新意识与流派意识的萌生与发展这个我们最关心的局部形成整体同歩,形成了一个轮廓清晰的书法历史时期。书法通过展览推动与创作流派引领迅速“艺术化”:具体而言,主题化、形式化、视觉化是其鲜明特征,这样的特征是过去传统书法表现所不具备的。
30年辉煌历程,固然让我们骄傲自豪,但冷静地看,其中仍然含有相当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书法与生俱来的文化遗传因子因其时强调注重艺术化的技巧、形式追求反遭大量流失。书法的存在仅仅是一个“躯壳”的存在,精神力量与人文内涵的传播力感染力严重萎缩,陈振濂老师在很多场合如讲演、教学、访谈等等明确提出过。他也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的提倡,如“阅读书法”、“民主书法”,更以“社会责任”为书法展览主题等等脍炙人口的做法,开始把当代书法创作由艺术审美意义上重视形式、视觉、技法的精细化与专业化……引向对人文精神、文化文史文献文辞文字的关注;引向对书法艺术与社会发展内容的密切衔接的新尝试。曾经询问陈振濂老师,他的社会记事(即壬辰记史,癸巳记史,甲午记史,乙未记史)已经有多大规模?他回应说已坚持了4年,已积累1000多件,毎天坚持不辍。在《都市快报》上开辟每周专版《陈振濂视角》连载这组作品也已有3年。社会各界的反映,对书法美的表现,是这个版面的一大亮点:以古典方式如汉字形体与点画(甚至包括句逗和繁体字还有落款印章)等向社会大众读者传递一种在目前不无陌生但又是相对亲和的美。但更多的读者,则对这种美所承载的社会评论的观点见解更感兴趣:看从一个书法家视角看出去的世间万象优劣褒贬及其背后鲜活的理由。这就是人文精神的力量、书法创作中文字内容内涵的力量。它未必属于视觉、形式与审美,但它牵涉到更具普世意义的价值观,因此也能引起更大范围的社会共鸣。
基于此,陈振濂老师以一个战略家的眼光,对当代书法作出了如下的定位与判断:
要达到这样圆满的审美与人文兼修的理想状态,我们目前急需做什么或补救什么?正是重新恢复对汉字的重视和对汉字成形后第一代有系统性的思想与学术成果:“国学”的重振、复兴与弘扬。客观上,“国学”无论是知识谱系、话语方式、思维特征离我们甚为遥远;主观上,今天书法家对形式美与技法美的倾心与偏心导致对汉字所包含的“学”的重视不足甚至无视;都表明30年后,书法在阶段性地完成了走向艺术化进程后应该急速补上文化这一课。如果说:书法的完善包含了一个“技术”、“艺术”、“学术”三要素的话,那么我们这30年完成了从“技术”即写毛笔字、到“艺术”即展厅时代书法艺术创作的过程,现在则需要在“艺术”的创作基础上,进入到“学术”。它不是单一的传统意义上的学问含义,而是深化内涵、衔接社会、与生活休戚相关、以人文为主导的境界——说到底,书法最终也是要为人服务的。
这就是说:在陈振濂老师眼中,书法之联姻“国学”,是一个在书法本体发展历史阶段中的必然选择,它不但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书法自身存在的需要。
与其他艺术门类如绘画音乐戏剧舞蹈相比,书法更需要“国学”的支撑与结合。它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书法本身与汉字(其背后是“国学”)共生共存,书法又在发展中全面借助于汉字国学文化而获得长足的进步,构成了一部浩瀚的几千年文化艺术史。在近百年西方文明进入中国之后,书法遭遇着重大挑战,几乎面临灭顶之灾。借助于书法界有识之士坚韧不拔的弘毅之志,至少保持了一份珍贵的不绝如缕一脉绵延,为当代书法史的前30年的审美艺术腾飞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新的历史时期通过汉字媒介推进“国学”强化弘扬人文精神与助推健康的社会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起跑线。“国学”文化在书法中的再生与复兴,将成为当下这个书法时代的鲜明标志而被载入史册。
陈振濂老师指出:当我们在许多高端书法展览作品中看到错别字泛滥时,我们会痛心疾首感叹文化缺失,对书法家作者来说:这是一种来自外界的压力。但评估当下,目前在书法界内部,这样的压力感并不明显。整体的氛围还是津津于点画美妙形式精雅,因为书法展览体制所包含的评审标准、创作实践批评标准还是偏向艺术审美而缺少对文化的应有关怀。鉴于此,在这次陈振濂书法公益专场拍卖中,确立一个明确的“国学”主题,并把它界定为书法界自觉自省并积极需求而不是被迫无奈被动应付,首先表明书法界已经有率先觉悟者意识到这个问题而且率先提出应对之方;其次是从6年前办“意义追寻——北京书法大展”时,“阅读书法”的概念提倡起步,到身体力行提出“国学”具体文本群进行书法实践,还通过公益拍卖的方式把这一理念推广传播向社会各界,表明它不是一个即兴的随机的又是不稳定的灵光一现,而是一个孕育了6年之久的成熟学术思考的成果。
一个书法公益拍卖专场的主题确定,拥有这样丰富多彩的思想过程——“学术引领拍卖”,岂是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