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64版:拍卖

文章导航

匹夫有责

——《盛世国学·初集》后记

  匹夫有责

  ——《盛世国学·初集》后记

  ■陈振濂

  “盛世国学”作为今年2015年美术传媒拍卖书法公益拍卖的主题,经过了一年多的策划、论证、筹备、构思创作、分类拟题、释文、组织评论、配合文献与图像资料、组织评论乃至设计版式、打样、校对,终于大致定局了。翻看这最后一遍打样稿,心中暖暖的。在着重休养生息的一年里,没有耽误这一早就约定了的承诺,见缝插针,只争朝夕,回头想来,其中的艰难困苦的确是平时想想很难理解尤其是无法切身体察的。

  国家层面在倡导“中国梦”、强调“国学”与传统文化之学对于塑造整个民族文化灵魂的重要性,作为当时当事者,我们自然不能置身事外漠不关心,而必须把它引为一个书法人与生俱来的责任与义务。但具体究竟怎么做,其实大家心里都没有底。让书法家去像文史学者那样钻研孔孟,注疏集释,考据辨伪,恐怕能有兴趣或能力的人不多。术业有专攻,讲求案头功力与文献功夫,对于以书法作为视觉艺术的才华要求来说,并不都是必须的与不可或缺的。比如过去我们曾经提倡过“书法家学者化”、书法家自作诗词,以为提升学问之捷径,但是终于不行。因为学问是别一大类,并不是仅仅为书法作附庸提供服务的,学问好了,书法本身技巧形式风格不过关,还是白搭。因此,不落脚到书法的学问,就不是“书法的学问”。

  更进而言之,过去文人士大夫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之广大来映衬“匹夫”之个体孤独,仍不忘其职责所备,那么今天一个书法家若论力量,当然是“匹夫”而不会有疑义——“国学”是至大之学,是“天下”;书法家是个体体量意义上的“匹夫”之喻,那他怎样来承担这“天下兴亡”之责?不以书法(其载体是文字)自身来表达作为“天下”的“国学”,不取读经诵史文字内容传达的古典札记注解阐释途径:舍此之外岂有他途哉?

  于是就有了这一个系列的“盛世国学”创作的成形。国学的推广、传播、宣介可以有各种渠道,但以书法艺术为之,则是有足够魅力的。它也依靠汉字的语义,在国学传递表达方面的准确、清晰优势毋庸置疑。但它却不是书籍印刷的取径,而是靠书写、手迹的生命展现方式,以各个体貌不同的个性表达来完成这样一种推介,其意既古,其形甚新。当然,它需要我们书法家更多地深入经典国学的世界,驾轻就熟、信手拈来,倒背如流、鉴古知今,甚至能提得出一个精通国学的文史专家也未必注意到的关键点。予人以思;启人以智。

  ——“有责”的书法界众多个体意义上的“匹夫”不正应当如此努力吗?“盛世国学”作为美术传媒拍卖和我共同提出的“匹夫有责”之尽可能完美的样本,不正是这个时代“国学”与书法双重需要与同样“有责”的双重展现吗?在“学术引领拍卖”2013,“我书即文献”2014之后,提出一个“盛世国学”2015的大构想,使其更切近大政时事而不庸俗比附,从心而成、汩汩而出,与庶民的晨昏朝夕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又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文化建设相衔接,这样的目的,正是我们希望达到的。

  “盛世国学”专场书法公益拍卖会的拍品,分为“引子·国学二十札”“题记·盛世国学系列之一”“经典新解·盛世国学系列之二”“匾额与对联·盛世国学系列之三”四大部分,代表了书法对于国学的基本阐发立场:其中既有立足文史典籍内容的;又有注重艺术形式表达的,此外,又有随手案头小札与中堂大轴的差别,少字数大字与多字条幅横披的差别,更以此衍伸出“国学二十札”的批注册页裱本限定版和高级丝绸围巾,遥想若干年后,某一藏家能同时出示拍品原件、册页批注限定版、丝绸围巾、拍卖图录画册,以及当时各大报刊的相关报道,以示当时推广国学之初衷,其乐何如哉?


美术报 拍卖 00064 匹夫有责 2015-11-07 美术报2015-11-0700016;美术报2015-11-0700017;4056661 2 2015年11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