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0版:展事

艺术尚新 文墨尚一

  浙江素有“艺术重镇”之誉,书画艺术源远流长,花鸟画更是大家辈出,成果丰硕,传承有绪,积淀深厚。大致梳理一下花鸟画脉络,上溯隋唐五代的陈闳、钟隐,两宋之际的仲仁、林椿,下开元代的钱选、赵孟頫、王冕,明清的吕纪、徐渭、赵之谦,近百年产生了吴昌硕、潘天寿、吴茀之、张书旂、诸乐三、唐云、陆抑非等大家,他们或学养、理论与创作并重,或诗、书、画、印“四全”,各领风骚,风格奇绝,形成了独具浙江特色的花鸟画绘画体系。

  当代浙江花鸟画坛,同样是名家林立,异彩纷呈,书写出中国画的华美新篇章,叶尚青先生无疑是浙江老一辈花鸟画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叶尚青,1930年生于浙江玉环,从小爱好美术,以《芥子园画谱》为启蒙教材,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艺术秉赋。1947年,在温州、杭州等地宣传部门担任文艺宣传、美术设计和编辑工作。1954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接受正规的美术学习与专业训练,在潘天寿、吴茀之、顾坤伯、陆维钊、邓白、李震坚、周昌谷等名师的指导下,打下了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篆刻、诗词等方面的专业基础。1961年,中央提出抢救文化遗产和传承民族绘画的要求,浙江省委指示浙江美术学院选拔品学兼优的青年教师向潘天寿先生学艺,美院领导经过反复斟酌,最终决定推荐叶尚青。作为潘天寿名副其实的“入室弟子”,既是他的研究生,也是他的秘书,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从临摹、写生、创作,循序渐进,孜孜不倦,学习潘老的艺术修养和大写意花鸟技法,记录整理他的课稿和笔记,陪侍外出参观、考察与纪游。

  潘老的影响让叶尚青受益终身。他毕业后留校担任中国画的教学工作,将毕生所见、所学、所感传授给青年学生,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以临、写、创三结合的教学步骤,深入生活,教书育人,形成启发式、直观的花鸟画教学思想。春风化雨,遍植桃李,硕果累累。在花鸟画教学与创作实践中,条分缕析,进行理论总结与画理画法的学术归纳,系统整理出版了多部教学著作,《花鸟画基础教学》《花鸟画教程》《写意花鸟画谱》作为花鸟画的入门书籍,深受读者欢迎,屡次再版,乃至脱销。他将当年潘天寿先生的讲课笔录整理后编成《潘天寿论画笔录》,时隔30年,社会影响依然很大。更令人感佩的是,近年来,叶尚青先生面壁十年,耗费巨大精力编著了一部40万字的《中国花鸟画史》,在不懂电脑技术的情况下,收集素材资料、实地考察、走访史论专家、撰写打印、成稿校对,其所用心力及艰难过程可想而知。作为一位著名画家,在书画市场火爆的情况下,能够暂时放下毛笔,拿起钢笔,静心研究,静心著述,实属难能可贵。《中国花鸟画史》的出版,其学术意义,不仅在于填补了中国花鸟画史的空白,而且为中国花鸟画的文脉传承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史料。

  综观叶尚青的中国画艺术创作,可以说是学术与艺术交相辉映的成果。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独辟蹊径,致力于中国水墨画的创新求索。他深谙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黄宾虹等诸家笔法风格,博采各家之长,在创作中加以融合发挥,并在表现内容、笔墨技法等方面刻意求新,寓时代精神于传统笔墨之中。他的《龙神图》《百鸟图》《仿汉画禽鸟图》《古文化印象》等作品,从原始美术、古代壁画、青铜纹饰、画像石、金文和汉砖中吸取“金石营养”,追求高古、浑厚、朴拙、生涩的金石气,糅合诗、书、金石于画中,并借鉴西画的色彩,构思独特,意味深远。其以南极企鹅、杭州茶花等为创作对象的作品更是突破了花鸟画传统题材的局限,努力拓展中国水墨画的新境地。可以说,“笔墨尚新”是观照和检阅其一生艺术面貌的学术总结。

  叶尚青的花鸟画风格,可以用“气、韵、神、力、简、理、真”七个字来概括,这就是他常说的“七字真言”。这“七字”可以从审美情趣、艺术哲理上去理解,也可以从笔墨技法及绘画表现上去阐释。他的花鸟画作品气局开张,韵味十足,骨力雄健,笔墨简括,蕴含哲理,充满了豪气,充溢着神韵,不管是小品册页或大幅中堂,都有着一股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他的作品又是精致的、抒情的、感人的,笔笔到家,功力深厚,经得起细细品味。他善画荷花,用大写意的技法写荷,充分发挥笔墨情韵。他画的《龙神图》,深受陆俨少先生赏识。所画雁、鸡、鸭,造型取汉画意趣,颇有金石味。他的指墨画灵动凝沉,元气淋漓,有独特的气韵神情,得潘天寿先生的真传。“清新秀逸,风趣巧拔”是美术史学家王伯敏对叶尚青写意花鸟画的赞誉。书法家姜东舒说他的画是“从生活中探索,在继承中出新”。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叶尚青艺术的源头活水。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核心精神是“观物取象”“道法自然”,南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含道应物,澄怀味象,言象之外,畅神而已”的美学观点,其核心是通过与自然的目视心接与抽象概括,转换为艺术的视觉符号语言,进入一种心接万象、神游万物的自由状态。叶尚青的写生足迹遍及名山大川,先后到过天山、敦煌、滇南、岭南、闽南、胶东、赣水、漓江、华山、岱岳、黄山、雁荡、三峡、松花江、富春江以及长城诸胜地,师法造化,纪游画稿甚多。平时在杭州,经常到西湖边、动物园、植物园写生荷花、苍鹰、白鹭、苍鹭、丹顶鹤;深入太湖、洞庭湖、淀山湖、瓯江、鼓浪屿、玉环海滨、舟山群岛、乐清湾等仔细观察海鸟、水鸟翱翔、食宿的生活状态。这种依据生活速写与体验而来的花鸟画创作方式,从自然中而来,但又不为自然所囿,有创见、有概括,是自然与心象的高度结合,使其作品充溢着生动的自然与生活气息。

  诗、书、画、印的融合一体,是中国画艺术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气质。诗、书、画、印的结合不仅为中国画提供了多元的绘画元素,同时也拓展了中国画的艺术空间。潘天寿说“画事不须三绝而须四全”,诗、书、画、印的融聚不仅是潘天寿眼中的“四全”、吴昌硕笔下的“通会之境”,也是文人画的审美核心,文人画家根深蒂固的美学理想。叶尚青先生以中国画创作为主导,同时在诗文、书法、篆刻等方面也有着极高的造诣。他的诗,感物吟志,托物寄情;他的书法,遒劲中蓄着凝练,豪放中见其沉雄;他的篆刻,古拙浑厚,苍劲郁勃。“文墨尚一”呈现出叶尚青对于艺术与学术的双重追求,体现出他的融通精神。文者必擅墨,墨家必能文。“文墨尚一”不仅是中国画的“标签”,也体现出叶尚青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理解与宏扬。

  近百年浙江绘画史学术、典藏和展览体系构建是浙江美术馆近年来的核心任务。通过《浙江通志·美术卷》的编篡梳理浙江百年绘画史,启动实施了“画风画峰·浙江花鸟画名家作品展”,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和名家造就计划。叶尚青先生就是浙江当代花鸟画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其艺术的收藏与研究也是丰富百年绘画发展史课题中的应有之义。

  2015年8月,叶尚青先生向浙江美术馆捐赠了花鸟画作品、课徒画稿、书法作品共240余件,为研究现代浙江花鸟画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艺术文献史料,也为百年浙江画史典藏体系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浙江美术馆为此举行“文墨尚一·叶尚青书画大展”并出版《叶尚青书画集》以作纪念。在此谨代表馆方对叶尚青先生及其夫人顾真女士、女儿叶澜女士的奉献精神深表敬意与感谢!

  最后,吟诗一绝以作结尾。常规不宜以长者名讳入诗,然取双关之意,亦蒙叶先生首肯,也就破例以为敬意了。诗曰:

  寒露湖山叶尚青,烟波寥廓寂无声。

  闲情岂止寄花鸟,画史千年著始成。


美术报 展事 00030 艺术尚新 文墨尚一 2015-11-21 4070061 2 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